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李龙) 兖州区大安镇坚持以加强种子资源保护与利用为重心,不断深化育种技术攻关,聚力打造制种新联合体,着力做强农业“芯片”,推动良种繁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链”上发力,推进种业企业培育。坚持产业链思维,重点在推进制种研发、生产、加工、仓储、销售全产业链发展上发力,着力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龙头企业,形成以山东齐鲁种业、济宁红地种业、山东众人信科技有限公司等规模以上良种生产经营企业为主体的种子产业格局,制种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良种产业生产链条更加紧密。目前,大安镇地市级(含)以上龙头种业企业数量5家,其中省级和国家级种业企业3家,济宁红地种业、山东众人信科技有限公司被成功认定为2023年度济宁市瞪羚企业。
从“种”上着力,推进品种自主创新。强化“科企融合”,深化产学研机制,助推育种企业与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深入合作,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高效新良种,推进全镇小麦种业创新发展。截至目前,3家制种龙头企业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麦、大豆、玉米等品种30余个;今年夏收期间共收获良种1.3万吨,产值3700万元,可满足170万亩良田种植需求。
从“联”上合力,带动群众制种增收。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联农带农机制,三家制种龙头企业通过建立企业联盟,与镇域98个及周边地区的27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制种新联合体,带动形成了3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2万亩良种培育基地,每亩地约增加农民收入130元,带动群众制种增收的同时,既增强了企业制种能力,又实现粮食丰产丰收。今年夏收,大安镇小麦亩产近650公斤,共收获3.9万吨,增产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