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兖州讯(通讯员 张美荣 赵岩岩 孙萍萍)今年以来,兖州区人大常委会将代表联络站建设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手段,坚持高标准建设、规范化管理、实效化运行,推动联络站建设提质增效,构建了区-镇街-村(社区、企业)三级联动全覆盖网格体系,实现了属地区域全覆盖和所属代表全覆盖。
为便于“代表找群众、群众找代表”,兖州区从建设之初就考虑“选址”的科学性、认可度、覆盖面,科学布点、合理规划,切实更好地覆盖辖区代表和选民。新兖镇将联络站建在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的典型代表牛楼小镇游客服务中心;鼓楼街道新兴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建在景色如画、游人如织的少陵公园;龙桥街道发挥“代表+物业+社区”的服务优势,将“物业联盟”代表联络站直接建在了华园小区物业里……目前,兖州区建成区人大常委会代表联络总站1处、镇级联络站12处、村(社区、企业)联络站30处,全区省市区镇四级788名人大代表全部编组进站。
为提升联络站管理运营水平,确保代表履职活动常态化开展,兖州区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职责》等10项规章制度,制订了《联络站年度活动(学习)计划》等9类表格模板,便于各联络站实际操作使用。在联络站组织架构上,按照“有特色品牌”等“九有”标准,为每名工作人员制作“二维码”,并设立了两个“人民建议征集邮筒”,方便群众联系反映问题。
为推进联络站常态化运行,兖州区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区委关注的热点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难点问题,合理设计每月活动主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代表活动,扩大联络站的影响力、覆盖面,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截至目前,全区各级联络站共开展各类活动160余次,所有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13名局长、500余名人大代表进站参与活动,基本做到了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
为全面提升全区营商环境,兖州区组织开展人大代表“优化环境 宜企同行”联系服务市场主体活动,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在区代表联络站开展代表座谈会,对代表们反映的惠企政策、市场监管和审批服务等方面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并向有关部门交办转办,推动了相关问题解决。截至目前,全区共组织四级人大代表到联络站开展“重点群体就业”“护航成长 托举梦想”等主题履职活动13个,收到并转办代表建议72件,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1个,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