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作为孔、孟、颜、曾、子思五大圣人的故乡,济宁市深入挖掘整理儒家文化资源,不断推进儒家思想研究传播。近日,“儒家五圣” 丛书正式发布,丛书分别阐述了至圣孔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的生平事迹、思想观点及时代价值等,是一套通俗化、普及性的儒家文化宣传读本,是济宁市文化“两创”工作的标志性成果之一。“丛书首次将诞生并成长于邹鲁之乡的儒家圣人中最重要的五位,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和呈现。希望这套丛书的出版发行,能够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孔孟之乡、了解儒家文化,进而学好用好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本套丛书的主编杨朝明介绍说。
十年来,我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努力践行“四个讲清楚”“两个结合”,不断展开对儒家思想精华的深入阐发和弘扬,见证着中国儒学走向世界的进程,推动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阐释,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文化影响。在济宁,加大挖掘阐释力度,已成为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一道风景: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挂牌成立,尼山圣境、孔子博物馆、孟子研究院、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建成使用。《四书解读》《儒典》《曲阜儒家碑刻文献集成》《中华礼乐文明大系》《儒学精神与中国梦》等系列丛书160余部相继出版发行。推出一批儒学民间故事、论语智慧等精品力作,刊印《中华传统八德诠解丛书》《孔孟正源》《孟子文献集成》等系列丛书,并在海外出版发行英、韩、日、德多语种版本《论语诠解》《孔子家语通解》《孔子这样说》《图说孔子》等代表性著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推出高端研究成果,实施“两创”研究工程,累计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研究项目87项,发表论文1300余篇,获第八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两项、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4项。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今,传统文化的复兴在中国成为一种趋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与现代化文明相融合。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继承创新,展现中华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对于济宁来说更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济宁市勇于担当、敢为人先,把建设国家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先行示范区纳入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文化“两创”战略列为五年全市中心工作“九大战略”之一,搭建起文化“两创”工作的“四梁八柱”,确立了“建设全国一流文化名市、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的奋斗目标。
我市依托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与清华、北大等16所顶尖高校共建联合研究生院,面向海内外选聘23名儒学研究高端人才(儒学大家2名、泰山学者10名、尼山学者11名),组建12个儒学研究高端学术团队,初步构建起“一个中心、若干分中心、N个研究基地”的儒学研究体系,持续提升在国际儒学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策划高端学术活动。举办八届世界儒学大会、中韩国际学术大会、“中华礼乐与东亚文明”高端儒学会议等重大学术会议,开展“孔子的世界”国际学术高峰论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实践座谈会等200多场学术交流活动,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十大节庆活动”,曲阜市入选“中国十大文化品牌城市”。此外,我市充分发挥文化底蕴厚重、资源丰富的优势,用好一系列重大文化活动契机,倡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八个融入”理念,推动研究阐发“登峰”与推广普及“落地”并重,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章,全力打造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先行示范区、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于一体的文化建设新高地,自觉在服务国家文化战略中担负重大使命、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