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斐
本报通讯员 张云鲁
“2024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将按照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求,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全年计划推进建设重点项目38个、完成年度投资154亿元,全面建设‘五纵五横’高速公路网,聚力构建‘三纵一横’高速铁路网。”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李运恒在接受采访时说。
李运恒说,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交通运输局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中实现新突破,在推动重大战略部署落地落实中取得新成绩,圆满完成全年各项任务目标。我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成效凸显,全年完成投资超180亿元。济宁大安机场顺利转场通航投运,为济宁搭建起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空中桥梁。济邹高速、济商高速、济广高速高效推进,加快形成“五纵五横”高速公路网,“九纵六横六联”普通国省道网持续优化升级,对外辐射功能显著增强。同时,雄商高铁加快实施,济枣高铁年内开工建设,“三纵一横”高速铁路加速成网。京杭运河济宁至台儿庄段、湖西航道下级湖段升级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微山三线船闸开工建设,高等级内河水运网通江达海。全市交通运输经济指标实现快速增长。此外,1到11月,规上公路货运量完成16426万吨,同比增长38%;年内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7000万吨,同比增长20%。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强势崛起,累计开通21条集装箱航线,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8万标箱,同比增长208%。
李运恒表示,2024年,市交通运输局将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重点突破现代港航物流发展,抢抓内河航运上升为省级战略黄金机遇,强力推动港航基础能级跃升,培育壮大港航物流贸易,大力推进港产融合发展,力争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85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30万标箱;突破都市区融合交通先行,提速推进济邹高速、济商高速、济微高速北段等交通项目建设,加速构建都市区高速外环,加快内环高架和外环高速的快联快通;突破区域性枢纽机场建设,启动实施济宁航空发展三年行动,带动机场周边地区发展临空经济,加快推进“四型机场”建设,力争通航城市数量达到30个,实现旅客吞吐量130万人次;突破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加快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等11项国家、省级试点建设,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确保政策、项目、资金实现新突破,争取更多试点落地济宁,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当好开路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