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22日
第01版:

凝聚国资力量 彰显国企担当

本报济宁讯(记者 胡碧源)近日,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精彩答卷·济宁2023”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3场)——国资专场,介绍2023年我市国资部门取得的工作成就和亮点经验,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济宁市国资委团结带领各市管企业,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奋力“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开创了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持续深化国企改革攻坚,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进一步推动市管企业董事会规范有效运行,加强外部董事考核和日常管理。对市管企业重点建设项目进行现场观摩。加强公司章程规范管理,推动企业规范运作。扎实推进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制定行动方案和工作台账,建立季调度机制。进一步改善国有股东行权履职方式,实行差异化管控模式,持续健全混改制度。督促市管企业“一企一策”扎实做好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落实降费让利政策,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持续完善市管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一企一策确定个性化指标考核目标。严格规范市管企业员工招聘管理,启动“职选济宁 携手共赢”市管企业公开招聘专项行动。

国有资本布局调整持续优化,战略支撑更加突出。动态调整市管企业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调整项目库暨市管企业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库,持续加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坚持把对上争取作为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的战略性措施,全力开展“跑、争、抢”工作,有力助推市管企业深耕主业、做强实业。建立市管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幅10%以上的刚性增长约束机制。现代港航物流集聚壮大,3个港航项目入选省重大项目,高标准举办京杭运河港航经济发展论坛,济宁港航影响力不断扩大。新开通6条集装箱航线、累计达21条,物贸网络覆盖20省100余城市。全面助推制造强市建设,第一艘新能源船舶开工建设,海纳科技高端工程油缸、森之海新能源材料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文旅融合发展取得明显成效,首发启动“文化济宁”冠名高铁,优化提升“一码游济宁”智慧旅游服务平台。济邹高速、兖郓高速等交通设施加快建设,共青团路北延高铁连接线、崇德大道主线通车,大安机场转场通航。新天地国际商务中心、尼山圣境二期、尼山宾舍二期等项目扎实推进。全力做好民生服务保障,运河水厂并网通水试运行,肿瘤医院新病房楼项目正式启用,第一粮库麷街项目全面运营。精心打造托育点58处、托位3255个,2个托育中心获评省示范点。全面落实各项便民公交政策,累计开通助学公交线路92条。

国资监管效能显著提升,资本运作更加规范。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市管企业财务管控防范债务风险工作指导意见》《市管企业债券发行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管企业投资监督管理的意见》等系列文件10余个,进一步完善国资监管体制。加强财务动态监测,促进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效能。不断提升财务预算、决算管理水平,扎实开展产权登记,做好国有产权登记数据汇总分析。成立金融风险防控专班,实行“一月一汇报一调度”,定期召开市管企业金融风险防控工作会议,制定资产负债率和带息负债双约束考核细则,督促企业采取有效措施降杠杆减负债,推动市管企业综合融资利率持续下降。加强市管企业债券发行事项审批,规范市管企业债券发行行为,严格防范和控制债券风险。压实各市管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定印发《市管企业安全生产考核标准》,研究起草《济宁市国资委领导干部2023年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清单》,扎实开展市管企业安全生产培训和市管企业生产安全事故警示教育活动,市管企业安全生产和应急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2024-02-22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62017.html 1 凝聚国资力量 彰显国企担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