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3日
第03版:

盯住不放 一抓到底

本报评论员 刘太福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在全市2024年高质量发展动员暨干部作风建设大会上,市委书记林红玉强调,全市各级要进一步强化“不折不扣抓落实”的责任意识,以更加坚决的态度压责任、抓执行、促落地。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检验的是党员干部的作风和能力。奋力夺取一季度“开门红”,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全市上下一定要把压力和责任层层传导下去,对部署的任务、作出的决策,盯住不放、一抓到底,做就做好、做则必成,全力以赴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抓落实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抓而不紧,等于不抓。近年来,我市把狠抓落实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干就干到最好、争就争到一流、做就做到极致已经成为广大干部的自觉追求,事不过夜、马上就办成为常态,全社会形成了向上向善的浓厚氛围、集聚起蓬勃干事的正能量。当前,济宁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需要全市各级拿出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顽强的劲头、更加高涨的热情,以勇挑大梁的使命感、时不我待的精气神,“三争四敢”抓落实,乘势而上再突破,确保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在“百舸争流”中强势“突围”、问鼎“一流”、抢占“排头”,实现更好、更快、更高质量的发展。

盯住不放,一抓到底,要不折不扣落实重大战略实施。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落实好重大战略的实施是开拓高质量发展重要动力源的必然要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运河文化带、文化“两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等,是国家和省赋予我市的重大战略,既是政治任务,更是重大机遇。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靠前一步、主动谋划,以最坚决的态度抓好贯彻落实。随着崇德大道主线通车、济宁大安机场转场通航,济宁都市区发展大框架已经逐渐拉开,必须坚定不移、久久为功,加快打造“鲁南经济圈都市区示范区”,提速推进有关高速和高铁建设,实现高架到高速无红绿灯快速通行。

盯住不放,一抓到底,要雷厉风行推进重点任务落地。切中肯綮,方能游刃有余。抓主要矛盾、抓重点领域、抓关键环节,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我们要按照市委的部署和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发挥“九大优势”、实施“九大战略”,创新突破“十项重点任务”,更大力度实施“八大民生工程”。各级要按照责任分工,突出一个“快”字,闻令而动、雷厉风行,把各项工作迅速落实下去。特别是要把握住内河航运上升为省级重大战略这一千载难逢的窗口期,在以港促产上实现大突破,让现代港航物流成为拉动济宁转型、服务山东腹地的最强引擎。

盯住不放,一抓到底,要敢作善为推动工作争先进位。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要树立务实的工作导向,既要有主动出击的勇气、迎难而上的魄力,又要有清晰的目标思路、强力的推进措施,不仅看干了什么,更要看干成了什么,实打实地把工作抓上去。各县市区都要时刻保持“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紧迫感,鼓足争先进位这股劲,进一步找准发展方向,制定更高的目标、更有力的措施,争取更多的省“十强县”落户济宁,奋力“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济宁实践新篇章!

2024-03-13 本报评论员 刘太福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64463.html 1 盯住不放 一抓到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