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3日
第04版:

幸福讲“唐”入人心

■本报通讯员 齐萌萌 李丹丹

近年来,邹城市唐村镇统筹宣讲力量、优化宣讲生态、拓展宣讲载体,打造集宣讲、培训、志愿服务于一体的“幸福讲‘唐’”载体,传播党的声音、讲好先锋故事,真正贴近群众。

建好阵地扩大“讲”的覆盖面

为适应理论宣讲工作互动化、大众化、通俗化要求,该镇依托镇党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及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实践基地,创立“幸福讲‘唐’”品牌,打造多元阵地,开展常态化的面对面宣讲,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宣讲常态长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西牛庄村、包家庄村、东郭庄村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对镇21个村、社区进行了场所升级改造,提高宣讲平台标准化。充分利用乡村大舞台、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各类宣讲阵地,建起群众身边宣讲站,打通理论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采取电子屏、横幅、海报挂图、流动宣传车、乡村大喇叭等形式,确保宣传全覆盖、无死角。

优化队伍增强“讲”的专业化

创新打造“幸福讲‘唐’”品牌,组成层次丰富、广泛覆盖、专兼结合的宣讲队伍。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带头讲、专家学者深入讲、青年骨干参与讲、线上线下融合讲和带动群众自己讲,形成党员讲“唐”、专家讲“唐”、青年讲“唐”、群众讲“唐”4支宣讲队伍,做到宣讲队伍多层次、基层宣讲常态化局面。2023年以来,开展机关大讲堂37期,涉及60个主题。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线上学习宣传“我对青年有话说”“强国复兴有我”等主题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导机关干部、辖区居民健康生活。组织机关、企业、村(居)开展党史教育、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声音进万家”等宣讲活动2000余次,受益群众达到2万余人。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开展“夏送清凉”“健康大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举办“百人百场话美德”主题宣讲活动10场,国学宣讲活动12场。

多元宣讲提高“讲”的针对性

整合政策理论宣传宣讲、科教文卫、乡土文化等资源,注重发挥基层党员群众主体作用,深入挖掘基层优质宣讲资源,全镇273个文明实践家庭深入村居宣传党的创新理论、讲身边故事、说家乡变化、晒幸福生活、论家风家训,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浓厚氛围。围绕理论知识、惠民政策、农业科技、民生服务等内容,根据群众诉求,提供宣讲课程。同时,要求每位宣讲员根据宣讲主题,结合自身专长撰写特色宣讲材料,针对不同的宣讲对象,开展分类宣讲,以满足不同需求,增强宣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用群众乐于听、听得懂的方式宣讲,先后创作了《唐村矿社区三句半》《富美唐村我的家》等系列文化宣讲作品,采取“文艺式”“故事化”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讲方式,把理论政策讲出来。

2024-03-23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65907.html 1 幸福讲“唐”入人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