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雁南
本报通讯员 代传春 王树东
“潘英她们姊妹几个,都是轮流着来给俺打扫卫生,拾掇床铺,还时不时地送面送油。”郭村80多岁的独居老人郭王氏说,“现在,不仅院落干干净净,有花有草,还经常有人陪着俺说说家常话,一点也不孤单寂寞。”
“自从全村整建制创成了‘美丽庭院’示范村,现在大多数在城里上学的孩子也都开始回老家过节度假了。”何村村民何文平笑呵呵地说。
……
这是兖州区新驿镇聚焦创建“美丽庭院”小切口,做活和美乡村大文章,助推乡村振兴底色越来越靓丽的一个缩影。
“坚持把卫生整洁美、庭院净化美、环境绿化美、外观协调美、家风文明美、特色产业美作为创建‘美丽庭院’的重要内容,配套实施改厨改灶、改水改厕、绿化美化、家庭文化、致富项目等16个专项提升行动。”新驿镇主要负责人介绍,他们每年坚持集中突破3个以上的专项提升重点,坚持择优打造精品庭院100户、示范街5条、示范村5个,推动美丽庭院点成线、线到面,让一个个美丽庭院“小盆景”连成全镇一片“大风景”,加快建设全域美丽乡村“大花园”。
在创建“美丽庭院”中,新驿镇充分发挥基层妇联组织和家庭妇女的重要作用,指导村村成立创建“美丽庭院”巾帼红志愿服务队,在组织志愿者积极参与完成创建“美丽庭院”示范村、示范街等任务的同时,特别针对无劳动能力的留守老人及儿童家庭、鳏寡孤独家庭、残疾人家庭等家中普遍存在的卫生环境脏乱差等问题,以村为单位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建立问题台账和帮扶志愿清单,采取“手拉手”“结对子”等方式,帮助其清理家庭卫生、优化室内外布局、提供保洁服务等,共建共享创建“美丽庭院”成果。据统计,近年来,“美丽庭院”巾帼红志愿服务队累计清理清运生产生活垃圾3.8万方,拆除废弃宅基地及残垣断壁107处1.25万平方米,认领管护绿化苗木3100余株、绿地1.43万平方米,帮助困难群体家庭创建“美丽庭院”43户,带动全镇形成了创建“美丽庭院”大合唱。
在“山东好人”五东村村民肖兴娥家中,传承和美家风的事迹报告会常态化在小小庭院中开讲。“像这样的家庭讲堂,我们已累计举办260余场,服务人群5300余人次。”新驿镇主要负责人介绍。
该镇坚持把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作为创建“美丽庭院”的灵魂和主线,依托镇村妇联组织主体和家庭主阵地,精心组织开展以思想政治引领为主题的“红色讲堂”、以装点和美庭院为主题的“绿色讲堂”、以享受和美生活为主题的“橙色讲堂”、以传承和美家风为主题的“蓝色讲堂”、以建设和美乡村为主题的“金色讲堂”。通过“五彩讲堂”,让小小庭院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平台,在“方寸园”里沉浸体验“诗和远方”。近年来,全镇通过开展“讲、创、比、赛、评”活动,精心打造出移风易俗、孝老爱亲、红色传承、睦邻友好、共富工坊、书香致远、清廉之家等“一户一品”美丽庭院60多个,命名表彰“五好家庭”138户,形成了以家庭小美促乡村大美的可喜局面。
近日,山东省高素质农民大师、新驿镇兆福果蔬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王兆福来到东三村连片发展的庭院经济果蔬大棚基地进行技术指导时,对基地负责人反复交代,“目前,正值农作物生长期,昼夜温差大,大家要注意做好大棚通风保温管理。”近年来,新驿镇坚持以丰富创建内涵、凝聚创建合力、夯实创建支撑为目标,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按照“小规模、大群体,小成本、大发展”的思路和“宜养则养、宜加则加、宜商则商”的原则,积极鼓励和引导群众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全镇形成了食用菌、果蔬、花卉培育、光伏发电、来料加工、餐饮民宿、手工作坊等庭院经济特色项目,推动庭院美与产业兴的“双向奔赴”。为鼓励庭院经济发展,新驿镇在指导各村充分用好第一书记资金、自筹资金的同时,镇财政还制定“以奖代补”政策,去年以来,已为秦村、型堂村分别落实“以奖代补”资金15万元、7.4万元。据统计,目前全镇庭院经济已发展到700多户,开辟了又一增收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