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路茹倩
2023年以来,任城区南张街道依托万花苑示范片区创建,聚焦乡村产业发展,培育特色花卉、农产品加工、农文旅融合三大主导产业,成功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强镇,顺利通过全市乡村振兴“百区千村”建设验收。
坚持规划先行 统筹一体推进
根据区域化统筹、连片化推进、抱团化发展思路,制定《万花苑乡村振兴示范区实施规划》,成立示范片区工作创建领导小组,统筹安排示范片区创建工作。强化顶层设计,对接济宁规划设计院,制定仙庄、郑庄等村的多规合一发展规划,释放更大更广的发展空间。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汇聚市区、街道、企业等多方力量,推进实施万花苑二期等10个重点项目,坚持一个项目一个责任人,10个项目建设全部完成,片区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聚焦产业支撑 共谋一域发展
突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花卉产业、预制菜加工、农文旅融合三大特色产业,成功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强镇。谋篇布局特色花卉产业,依托万花苑花卉产业园,持续扩大规模,构建以花卉种植、交易为支撑,以宠物虫鱼鸟类、书画古玩文化交流两大产业为两翼的产业布局。抢抓预制菜产业发展机遇,招引国企惠丰集团,投资建成康元中央厨房,日产能达8万份,极大解决了广大家庭对学生就餐的后顾之忧;扶持辣言辣语(山东)食品有限公司发展壮大,为国内数百家品牌、上千家餐饮门店及众多知名餐饮企业提供调味料供应服务。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依托康泉、唐乐、伟龙等老牌食品加工业,形成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高点定位农文旅融合,投资1500余万元建设占地40余亩的凤凰台休闲广场东直门不夜城,打造济宁西城区休闲娱乐新地标。
强化党建赋能 打造一城文明
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综合体”一体化发展,走好党建引领的乡村善治之路。实施“全面规范”年行动,做实“党员活动日”等制度,推动村党组织晋位提升。积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鼓励引导青年人才回乡创业。着力建设法治乡村,积极开展“法律六进”和法治文化建设,深入推进“三官一律”下村居,引导村民遇事找法、办事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探索民主协商治理新路子,打造“三碗茶社”“凉亭议事”村民议事特色品牌,构建“民事民议、民办、民管”基层协商格局。
聚焦乡风文明 浸润一方民心
依托“魅力张显”宣讲品牌深入开展百姓宣讲,深化“举旗帜·送理论”常态化特色宣讲,传播文明理念,弘扬时代新风。深化拓展“儒学讲堂”“雏鹰课堂”等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开展“送戏下乡”“村晚迎新春”等活动,以高质量的文化活动满足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扎实开展“乡村好青年”评选工作,推荐5名乡村好青年入党,招募6名“青鸟计划”大学生来街道实践。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建成全区第一个“悦享小院”,为全村8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信用之星”提供免费服务。大力开展家风建设,定期举办“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用榜样力量引领辖区文明新风尚。
建设和美乡村 绘就一片美景
紧紧围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完成翟家、玄楼、祁庄市级美丽乡村建设,让美丽乡村更有“精气神”。立体推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大督导检查、考核评比、排名通报制度,精耕细作提升环境。健全“信用+”“街巷片长制”等长效管护机制,常态化开展“信用+人居环境”群众志愿服务,推动实现“户户干净、村村整洁、全域提升”。实施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完成柳家村东侧村级道路新建及运煤路翻建工程等。做好“厕所革命”后半篇文章,完善管护站建设,配齐人员、抽运车辆设备。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强坑塘周边环境美化,实现水系畅通、水体清澈。积极推进种养循环农业绿色发展,将畜禽粪便发酵处理后做成有机肥返还田地,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双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