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09日
第01版:

打造“稻梦水韵 服务邻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

本报济宁讯(记者 杜文闻)近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济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建设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场)——鱼台专场,介绍鱼台县“稻梦水韵 服务邻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建设情况。

2023年以来,鱼台县充分发挥“孝贤故里”“滨湖水城”区域特色,把孝贤文化与文明实践资源有机结合,打造沿惠河“稻梦水韵 服务邻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展示带位于鱼台县王鲁镇境内,枣曹线以北、滨湖大道以南、西支河以西、惠河以东,辖10个行政村、25个自然村,面积25.62平方公里,人口18465人,覆盖10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展示带围绕惠河湿地生态文旅、鱼稼里龙虾主题广场、绿色稻米文化创意、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特色产业发展,擦亮“稻梦水韵 鱼稼田园”全域旅游名片。

倡树文明新风,打造新时代宜乐乡村。展示带内高标准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村级实践站10个,开展文化进万家活动30余场次、送戏下乡63场、送电影下乡50余场。完成展示带内党群服务中心(邻里中心)迭代升级改造提升,组建有344名成员的巷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积极探索“信用+积分制”治理模式,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庭院建设、志愿服务等与积分制管理深度融合,激发广大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闫庙村获评全省“美丽庭院”建设工作先进村集体。

突出文化内涵,谱写文旅融合新篇章。大力发展观光旅游,投资300万元建设600余平方米的稻米博览馆。推出惠河文旅观光廊道、稻米博览馆、稻田观光画、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特色采摘、万亩荷塘垂钓采摘等农业观光、休闲采摘生态农旅线路,累计接待游客15万人。重点打造体验项目,围绕万亩稻藕虾共作基地,嵌入荷花观光、莲蓬采摘等互动式体验设施。鼓励发展庭院经济,发动群众利用闲置庭院、空闲场地开发特色手工作坊、特色民宿、农家乐特色餐饮、居家电商等项目。

深挖资源禀赋,实现乡村振兴新突破。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展示带大力发展绿色稻米种植,以闫庙、陈堂、王鲁等村为核心的“五统一”稻米种植面积达1.3万亩。创新“文明实践+现场教学”模式,围绕惠河湿地生态文旅,借力龙虾节,开展摸鱼、垂钓、采摘等特色农旅活动,带动蒲草编织、麻绳编织、花饽饽等产业发展,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和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活动的开展提供场所支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建设山东手造(非遗)展示区,共有3个非遗项目、3个企业及相关传承人入驻,搭建了企业、传承人与市民的交流平台,有力推动文化建设和对外文化交流。

2024-04-09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67185.html 1 打造“稻梦水韵 服务邻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