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杜文闻)4月10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走在前 开新局”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6场)——文化旅游专场,介绍2024年我市文旅领域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安排和重点举措。
202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我市文旅系统将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提振“三争四敢”精气神,大力实施“旅游+”战略,全力推进“五大工程”“五大行动”,不断催生文旅新业态、新模式、新品牌、新消费,促进旅游产品供给更加丰富、旅游服务更加优质、市场活力竞相迸发,构建全要素聚集、全链式融合的文旅产业新生态。
培优育强市场主体,在提升文旅产业能级上求突破。抓好招商引资,策划包装16个招商项目,搭建项目招引合作平台,推动一批地标性重大文旅项目落地。抓好市场主体培育,分类建立全市重点国有、民营文旅企业库,深化政企银合作,推动更多文旅企业、文旅项目在融资方面取得实质突破。抓好示范创建和展示提升,强化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和动态管理,组织重点文旅企业参加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等活动,全面展示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成果。
提振激活文旅消费,在服务扩大内需战略上求突破。以让利带需求,持续加大文旅惠民消费券发放力度,激发文旅消费潜能。以供给提品质,聚力“景区焕新”“项目提能”“场景升级”夯实文旅消费支撑。以活动热市场,举办策划“十城百企千里”巡回旅游推介会、全市旅游发展大会、首届济宁旅游节等推广活动,提升文旅消费活力。
全面保护文化遗产,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上求突破。加快实施重点文化保护项目和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三孔、两孟等重点文物保护修缮项目。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指导金乡县王杰纪念馆、梁山县独山抗日歼灭战遗址等重点革命文物申报第九批国保。积极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实施博物馆“一县一馆”及博物馆重点项目建设,年内新增15家博物馆备案。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实施非遗抢救性记录工程,开展特色非遗宣传展示展演活动。
践行为民惠民导向,在满足群众美好需求上求突破。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聚焦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效能发挥,加大基层文化人才培训力度,全年举办小戏小剧、“乡村村晚”、文艺展演、读书朗诵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万场以上。在文艺精品创作方面,紧紧围绕新中国成立75周年,推出3至6部精品佳作。
全面拓展传播交流,在推介文旅品牌上求突破。在对外交流方面,从“构建高端平台、拓宽合作渠道、提振入境消费、创新海外宣传、深化友城合作”5个方面着力,强力实施“文旅宣推强音行动”。在港澳台合作方面,持续拓展交流合作。4月3日举办的文化济宁旅游招商推介暨海峡两岸文创研发推广交流会活动,搭建了海峡两岸文创开发的展示平台,进一步扩大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