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2日
第02版:

兴隆社区

打造家门口的“文化乐园”

■本报记者 王艳茹 本报通讯员 周丽洋 任同同

社区海洋体验馆、运河书屋、红马甲帮帮团、诚信文化广场、口袋公园、文明楼道……近日,记者探访了任城区越河街道兴隆社区。新奇的科技体验活动,文明开放的人文环境,让整个社区浸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里。

进入全省第一家社区科普海洋体验馆,孩子们马上变身“好奇宝宝”,他们触摸机器人、语音地球仪,亲手操作,相互交流,体验各项科技的奥秘,充分感受科学魅力。“触摸语音地球仪,就能介绍各个国家的人文地理,真的是很神奇。”来参观的小朋友们惊叹道。据兴隆社区工作人员介绍,科普海洋体验馆以“海洋世界”为主题,设有科普E站大屏幕、机器人、划船器、AR互动体验、画五星、RGB体验台、空中排箫魔箱、急速制冰、磁感应线等学习体验项目,适合于各个年龄段的居民群体。

走在林荫小道,一侧花香四溢,另一侧书香氤氲。作为全区唯一一家建在居民区里的书屋,这里的运河书屋24小时向居民开放,方便居民读书学习,时常举办国学讲堂、少年读书交流会、文明家风、非遗过大年等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书桌上刻有经典文化故事,让居民潜移默化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兴隆社区文化市集上,非遗项目传承人现场表演非遗技艺,传播非遗知识,泥塑、布老虎制作、内画鼻烟壶、葫芦烙画、剪纸、糖画等摊位上都围满了前来观看的居民。

一把剪刀、一张彩纸,经过剪纸艺术传承人张跃广的双手,逐渐变成精美的剪纸作品。孩子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在社区网格员的帮助下,大家手指翻飞,一张张红纸转眼间就在孩子们手中化身美丽的窗花,让孩子们零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诚信文化主题公园、口袋公园,兴隆社区持续开展剪纸、钩织、太极、腰鼓、柔力球培训等活动,弘扬非遗文化,展现非遗魅力,延伸传统文化生命力,让美好生活跃然展现在新时代的画卷里。不仅如此,社区还常态化开展非遗进社区、非遗进商超、非遗过大年等活动,帮助辖区下岗职工、困难家庭增加收入,让非遗老手艺成为致富新产业。兴隆社区文化建设是街道城市文化社区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越河街道立足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兴隆社区、竹竿巷社区打造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试点社区,推动文化社区建设与美德信用体系相结合,与文化‘两创’建设相融合,辐射带动整个辖区精神文明建设提质增效。”越河街道党工委委员季淑琦说。

2024-04-12 兴隆社区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67588.html 1 打造家门口的“文化乐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