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斐
济宁太白湖控股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长胡冬梅,始终以“作风最正、党性最强、业务最精”的标准要求自己,出色地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奉献与担当。
从事审计工作二十多年,胡冬梅始终将不断更新自己、突破自己作为个人成长和进步的关键。在担任市审计局北湖审计分局局长的两年间,她创新审计组织方式和审计方法,强化了对重大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创新智慧审计工作机制,建立了19个数据标准化模型,不断拓展和深化信息化技术在投资审计实践的运用;创新运用“审计+N”的工作模式,强化与巡察组的统筹衔接和协作配合,积极推进“政治体检”与“经济体检”贯通融合,实现了大数据审计、建章立制、巡审联动等方面的巨大突破。在她的带领下,分局共完成政府投资、预算及经责类审计项目36个,查出违纪违规、管理不规范资金5.17亿元,多计工程价款6993万元,提交审计专报、移交问题线索26项。
2023年3月,胡冬梅被选任为太白湖控股集团董事长。上任以来,她紧紧围绕新区经济发展目标,主动作为,多措并举,持续激发企业活力和发展动能,全力以赴抓融资、抢进度、促生产,实现了企业融资增资、项目有序推进与集团转型升级同步提升。带领领导班子以“突出主责主业、注重国企功能、聚焦创新发展”导向,对全区31家实控子企业及 25家参股企业进行了结构调整和战略重组,确定了投资代建、城市运营、文旅康养、科教金融等四大板块布局。同时,稳步推进集团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公开竞岗、普通职工双向选岗工作,促进干部管理机制的转化、完善干部队伍的结构,激发了队伍活力,改革后集团运作和发展成效明显。
面对国有企业融资难的境况,胡冬梅用心探索,大胆创新,建立了“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专班、一张作战表、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主要领导靠前包保项目,实行专班运作,强力推动项目申报立项、对上争取、项目建设等工作。此外,胡冬梅紧紧扭住闲置资产盘活“牛鼻子”,全面梳理集团家底,编制存量资产清单,成立资产运营专班,定期会办,一事一议推动各类问题化解,以“化移租抵售+多元经营”的方式,让“闲置存量”变身“优质增量”,闯出了一条盘活存量资产的新路径。面对因土地手续不全、资产利用率低而管理成本高的资产,她统筹协调建设局、审批局等部门联办,为6个重点项目完善土地手续,实现了资产可租可售可抵押,重塑了资产价值;针对商业资产租金收缴难问题,她从收缴方法、责任机制入手,通过法律诉讼途径,追缴拖欠租金。2023年集团租售总收入实现11806万元,不仅推进了存量资产的充分利用,化解了风险,增加了现金流,还解决了部分村居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实现了村集体长期稳定收益,推动企业与村集体共赢。
2023年年初,受疫情及资金不足等影响,多个重点项目停工,胡冬梅到任后,积极筹措资金,或以现有存量房产抵付工程款等方式支付进度款,西北片区2#、3#地块、渔皇路M15等项目快速实现复工复产,并成立了项目建设专班和督导小组,强化对施工单位的调度,梳理工序倒排工期,分析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卡点、难点及施工困难,务实解决项目难题,有序安排交叉作业及错时施工。同时采用集中督导、日常督导与帮扶服务等方式,强化对在建项目工程质量、进度、手续办理、资金拨付等情况的现场督导帮扶,全力护航工程质量、进度与安全,确保4225套回迁房年底按期竣工交付使用,保障已拆迁村群众全部回迁上房。
不论作为一名审计工作者还是扎根企业,胡冬梅都凭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执着精神,在埋头苦干中创造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实绩,并以此为今后工作的新起点,谱写更加辉煌、更加绚烂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