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6日
第02版:

济宁高新区

构建“心防”新体系织牢社会心理服务保障网

■本报记者 胡碧源 本报通讯员 常昕 孙超

“同学们,多一份宽容,就多一份理解,我们要学会相处,学会交往,让每个同学都能感受到班级里处处有关爱。”在济宁高新区绿色家园小学,心理辅导老师正在给学生们上一堂生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我很喜欢上心理课,让我感到很轻松、很快乐,还学到了许多心理知识,我和同学们的关系也越来越好了。”绿色家园小学学生黄圣涵说。

为帮助师生进行有效的情绪疏导,济宁高新区绿色家园小学建立了沙盘活动室、心理宣泄室等多种心理健康功能室,通过多渠道宣传引导,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为学生健康成长赋能。绿色家园小学心理教师焦雯表示:“我校始终坚持每一位老师都是心育教师的心育理念,坚持全员参与、全学科渗透、全方位实施。学校现有专职心理教师两人,都参加了心理服务人员培训,能够非常熟练使用济宁市青少年平台开展相关的学校心理测评活动。”

在引导学校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机制、完善相关配套服务的同时,济宁高新区积极贯彻落实济宁市“1+10+N”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目标任务,创新实施“六个一”标准化建设行动和“四个链条”同向发力工作机制,构筑起重视心理健康、平等尊重、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提升群众心理健康水平。截至目前,建设了涵盖教育、卫生、工会、社会综合治理等部门的59处“心灵驿站”,开展了32场心理健康讲座和心理服务人员培训,为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内涵建设工作,继续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及人员培训等相关活动,打造高新区‘亮点驿站’,不断提升心理服务人员综合能力,为全区心理健康建设工作作出更大贡献。”济宁高新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专班工作人员张家乐说。

2024-04-16 济宁高新区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68073.html 1 构建“心防”新体系织牢社会心理服务保障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