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6日
第03版:

种出优质粮 奔上幸福路

■本报记者 王雁南 通讯员 王友芹

眼下,小麦正处于孕穗期。为确保今年夏粮丰产丰收,嘉祥县金屯镇胡庄村的种粮大户张春杰隔三差五就来到田间,查看小麦长势。“今年小麦苗情好于去年、优于常年,有把握亩产小麦1100斤。”张春杰话语中充满了信心和底气。

2002年,在家人的协助下,张春杰创办了嘉祥县华丰面业有限公司,吸纳27名村民就业,成为当地响当当的面粉加工龙头企业。每到农忙季节,张春杰总要回村去看看,一是帮助家里收获,二是为面业发展查看一下村里粮食的品质。当他看到乡亲们一个个劳累的身影后,心里就有了流转全村土地的想法。

说干就干,在做通家人工作后,2020年6月,张春杰果断流转了全村627亩土地。随后,张春杰又注册成立了嘉祥县丰地家庭农场,投入资金40万元,购买了植保无人机、整平机、拖拉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

胡庄村坐落在金屯镇东部,毗邻洙赵新河,地势低洼,常年种植小麦、水稻。过去,生产路都是土路,一下雨就“搁车”,机械进不了地,粮食运不出田。现在,排灌站所翻修一新,生产路硬化了,土沟沟变成了水泥沟。现如今,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昔日的低产“粮田”已变成了丰收的“良田”,看着每一块土地,张春杰眼里都放着光。拿到土地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规整土地。伴随着整平机的马达声,一个个田垄被推平,一块块小方田变成了40亩或80亩左右的大方田。“乡亲们每家每户一块地,有的1亩左右,有的3亩左右,为便于耕作、浇灌,百姓在每块小方田间都要打上田垄。田垄也是好地,减垄就是增地,增地就能增产,同时也便于机械化作业。”张春杰说。

要种好地,良种是首选。人们常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张春杰深谙其中的道理。一开始,张春杰就去请教嘉祥县一家种子公司,研讨适合水田地的小麦品种。张春杰介绍,今年种植的小麦品种是淮麦33,产量高,抗寒性、分蘖力、抗倒性较强。今年还计划种植优质水稻长粒香,长粒香虽说产量低一些,但米质好、价格高,能卖到每斤7元左右,是普通大米的3倍。

良种种下,良法更要跟上。市、县、镇农技专家每周都来“巡田”,“如何进行种子处理?如何测土施肥?什么时间浇水追肥?什么时间防治病虫害……”农技专家们讲得一清二楚。“三分种,七分管。我们种粮户缺少的就是技术,有了专家的意见指导,种粮就有了底气。”张春杰说。2020年,是他种粮的第一年,怎么种?如何管?其实他心里是没有底的。当时市农科院专家高发瑞挂职金屯镇科技副镇长,他对张春杰的农场进行了科技帮扶,量身定做了水稻轻简化高效优质栽培技术,建设优质水稻试验田一处,面积约60亩。在试验田开展了氮肥减施、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安装诱杀害虫成虫的性诱剂装置60个。

今年春耕春管,张春杰又安排两名机手操作植保无人机撒施化肥,一天干完。紧接着,农场实施“一喷三防”作业,兑药、起飞、喷洒,药雾均匀地撒向麦苗。“农机给力,种地更加省时、省力、省心、省钱。我们农场耕、种、管、收全程实现了机械化,良机是咱粮农种地的好帮手。”张春杰感慨道。

种地有补贴、有保险,购机也有补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让张春杰等种粮大户们吃下“定心丸”。谈及未来,张春杰说:“目前,我的馒头工厂蒸制的馒头已成功走进商超、单位。下一步,农场将在提高粮食单产、提升粮食品质上下功夫,争取今年农场种植的水稻通过富硒认证。”

2024-04-16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68077.html 1 种出优质粮 奔上幸福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