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春季游旺季,我市各县市区纷纷推出“赏花+文化”“赏花+乡村游”等融合业态产品。乡村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不仅能够充分展示我市美丽乡村新风貌、农耕文化新风尚,而且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休闲农业发展,激发乡村消费潜能。我们要努力向绿色环境要“空间”,向旅游产业要“效益”,全力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乡村全面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铸魂要靠文化振兴。乡村旅游旺季之时,要让乡村文化真正活起来,就要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把乡村文化与现代文明要素、农村农民发展需求等结合起来,不断赋予乡村文化新的时代内涵、表现形式,贯通融通,融合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生态文化、现代文化等,连通重点景区、遗址遗迹、古城古镇古村等节点,开展特色文化体验活动,打造可看、可玩、可吃、可购的精品文旅和研学线路,扩大旅游消费,丰富文旅市场,持续做强春季旅游。
在乡村旅游中释放乡村文化的内在魅力,要坚持农文旅融合,让生态的“高颜值”成功转化为经济的“高产值”。注重把乡村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产业优势,推动乡村休闲产业提质增效。既需要在深入挖掘、强化保护上下功夫,也需要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做文章。文化起源于社会生活,与人的起居日常紧密相连,很多民间传统文化艺术都在乡村发源,由农民创造,在乡间使用和发展。要在乡村旅游中释放乡村文化的内在魅力,就要注重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并重。在实践中,积极依托文创产品、文旅节目等产业载体,让文化与经济交融互动、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充分展现好品好物、美景美食、风情风貌,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体验,强化区域互动、品牌联动、整体带动,培育特色化、精品化乡村市集,积极拓宽游客消费新场景,增强乡村旅游吸引力。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在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进程中,文化的作用愈加凸显。我们要始终坚持农文旅融合的理念,大力培育和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游、休闲游、农业体验游等文旅项目,特别是要注重开发农业农村生态和乡村民俗文化,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含金量”和“文化味”,真正在广袤的田野上绘就“诗与远方”的美好图景。要进一步在要素建设、内涵式发展、创新模式上聚焦发力,真正以丰富的文旅产品供给、多样的文旅融合业态,激发乡村旅游的消费潜力。可以说,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仅能够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特质,也是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由此打开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