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持续推动政务服务流程优化和模式创新,从“一门办、多次跑”向“一窗办、零跑腿”,从“工作日办”向“周六办、延时办”转变。为深化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将2024年确定为“政务服务标准化提升年”,以企业、群众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升级“综窗通办、全程网办、跨域通办、一次办好”服务质效为增长点,大力推进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利化。
深化模式创新 推动办事流程“最优化”
优化综合窗口服务。推行“一张清单、一套指南、一个平台、一套设备、一机运行、一警全办、一窗受理、一站办结”的“八个一窗口”审批服务模式,健全“咨询、受理、审批、出证”全程闭环机制,与“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等深度融合,窗口科学设置咨询引导区、前台受理区、后台审批区等功能区域和“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提供政策解读、流程指导、进度查询、帮办代办、投诉评价等服务,激发综合服务效能。全市15个公安政务服务大厅全部实体运行“一窗通办”,55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站式办结”。补换领驾驶证、出入境记录查询、易制毒化学品运输许可、特种行业许可等40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不见面”办理。打造济宁公安车辆管理所抵押(解押)业务平台,55家金融机构入驻,车辆解押抵押实现全程“零跑腿”。将29项行政许可事项向县级公安局赋权扩能,实现居民办事“县内办结”“就近办理”。户政部门开通全类户口迁移和居民身份证业务“跨省通办”,推动实现城镇落户“零门槛”。普通护照签发、户口迁移、补办换领居民身份证、驾驶证审验等36个事项实现“跨域办理”,居民无需回原籍和户籍所在地即可办理以上事项。“新车上牌照”“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办理实现“一张表单、一组流程、一套材料、一次办好”,减少了办事环节、申请材料,压缩了办理时限。
强化数字赋能 推动办事材料“最简化”
信息共享共用。无犯罪记录证明、身份证变更证明、户籍注销证明、姓名变更证明4类证明,实现在“爱山东”APP线上开具。电子保安员证、特种行业许可证,在“爱山东”APP实现电子亮证。身份证、营业执照、驾驶证等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领域全面应用,企业和居民可通过电子证照“亮证、亮码”的方式,实现入住酒店、公章刻制、企业用户车辆信息查询、寄递服务等社会化应用,在全省率先实现人员招聘“无证明”暨身份证照免提交。实行二手小客车转让登记“一证通办”,对在户籍地以外办理小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转让登记、住所迁入的,申请人可凭居民身份证“一证通办”,无需再提交暂住地居住证明。
服务扩面增效 推动办事成本“最小化”
推出“交管12123”APP大字版,优化“补换领证件”“违法处理”等业务功能界面,增设大字体、大按钮页面展示,为老年人提供网上办事便利服务。在全市派出所户籍窗口设立“人才服务绿色通道”,高效办理高层次人才及家属落户。为10人以上的流动人口用工单位上门开展流动人口登记,采集、发放居住证。出入境服务大厅推行“周六办、专场办”等便民措施,设立“爱心窗口”,为老幼病残孕等特殊申请人提供全程“一对一”帮扶,为中外团队申请人提供“专窗专办”,高效率完成新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在重点民生服务领域的便利化应用适配工作。车驾管部门在全省率先推行“线下星期六”,在全市开展机动车安检周末错时服务,鼓励有条件的检测机构开展车检上门“取钥匙”服务,提供车检“点对点上门提车”便民服务。在全市现有的35处“警邮服务点”基础上,再增加132处“警邮服务点”,同步增加“警医邮”服务点,推行“体检+换证申请+邮寄到家”一站式服务。
记者 曹梦溪 通讯员 代瑜 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