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汶上讯(通讯员 赵洪顺 赵攀)汶上县委编办深入调查研究,着力挖潜创新,不断提高编制资源使用效益,助力擦亮“学在汶上”教育品牌,为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机构编制保障。
精准掌握“实情”,把牢资源配置“定盘星”。县委编办联合县教体局深入学校,通过座谈交流、数据核查、超前测算等方式,对各学校编制等情况进行摸底,重新核定编制总量,为编制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基础支撑。参与编制《汶上县“强教兴县”五年赶超行动规划(2022-2026年)》,明确教育发展方向和路径,持续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力以赴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公益性为核心,以标准化、数字化为路径方法,持续优化教育领域事业单位公益指标评价体系,强化事业单位公益性评价的规范性、科学性、简便性、实效性。
科学用好“实招”,完善挖潜创新“工具箱”。优化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科学制定全县教育资源整合计划,为全县教育资源整合打好基础。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以城区学校为总校,建立10个教育联盟,充分发挥优质校辐射带动作用,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加快推进教育均衡化、优质化进程。科学编制中小学用编进人计划,2022年以来通过公开招聘、优才计划 、人才回引等方式招聘教师359名,其中2023年探索实行校招方式,招聘12名师范类院校和名校毕业生,有效缓解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积极推进“县管校聘”“交流轮岗”“分级竞聘”,促进教师在城乡、校际间合理流动,每年交流轮岗教师占教师总数10%以上,其中骨干教师占比20%以上,确保每百名学生拥有规定学历教师、骨干教师数高于国家标准。
严管确保“实效”,当好提质增效“助推器”。构建以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为统领,县委教育工委与县教体局为两翼的教育体制,组织开展教育领域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违法专项检查,将教职工编制管理列入机构编制核查内容,发现不按编制标准、编制比例结构,以及超编超职数、违规违法进人等问题的,严肃追责问责。强化教师编制实名制管理,确保教育编制实行专编专用,确保现有机构编制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创新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在充分酝酿、广泛座谈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为教育领域量身定制26个专项评估指标,确保考准考实。强化结果运用,实行“评星定级”,树立中小学教育标杆,推动各学校提质增效争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