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鲍童
四月芳菲,春光如诗。位于曲阜市西北部的吴村镇,覆盖全镇域的各类果树在这个时节里已蔚然成景。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林果种植历史,加之近年来该镇红红火火搞起的“一村一品”,让林果产业发展成了附近村民的增收致富法宝。从田园采摘、农耕研学游到乡村民俗游,带动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这片“林海果乡”的同时,也探索出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乡村振兴路。
“从6月中旬最早成熟的‘明月’油蟠桃,一直延续到11月上旬,不同品种的桃,都可以进行采摘或出售。”位于九仙山脚下的丑果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桃园基地内,负责人孔聪聪正在向记者介绍基地内桃树栽种情况。
作为“人才返乡”引领模式的典型代表,孔聪聪借助九仙山旅游区优势,开展生态农业观光采摘游活动,每年接待观光采摘游客近万人次。同时在他的帮助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户也加入这一行列,创造出本地水果的小奇迹,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富。
现如今,沿曲阜文化国际慢城观光旅游路线两侧开展葡萄、桃、梨、苹果、杏、大枣、山楂等观光采摘游的农户多达上百家,在吴村镇形成了一条特色果品观光旅游路线。簸箕掌村的桃和樱桃、高楼村的网纹瓜、东岭村的梨、龙尾庄的杏、中心村的丹参、前寨村的山楂以及许洼村李洼村的金银花……每村都有自己的特色农产业,全镇“三季有花、四季有果”,也让吴村镇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果山”。
在吴村镇葫芦套民俗村附近的福田生态农业园里,上百亩园区与周边的自然山水融为一体,天然生态景区吸引了不少游客到来。作为一二三产业综合体,这个生态农业园开展了生态种植养殖、采摘、中小学农耕体验、劳动实践教育、幼儿园大自然课堂、亲子活动、团建休闲拓展等项目。
“我们不仅是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也是一种新型旅游活动形式。”福田生态农业园负责人宋红亮说,通过利用田园自然景观、农业生产活动等方式,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习作、体验、教育等,既带动了当地农副产品的销售,也增加了附近村民的“农产品销售及餐饮”收入。
“我在这里从事种植工作两年了,每个月收入近3000元,在家门口工作既有收入又能照顾家庭。”石泉庄村的赵吉连说。在这里,像赵吉连一样的员工大概有30人,月平均收入在2000元至3000元不等,均是来自附近葫芦套村、龙尾庄村的村民。“吴村镇是一个有山有水有生态的地方,希望我们的园区可以在这里焕发出盎然生机,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的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自然,让村民和游客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宋红亮说。
与此同时,吴村镇依托域内九仙山风景名胜区等8大景点,突出农耕儒学、生态康养、慢城轻旅、乡村野奢打造“全域旅游慢城文旅带”,并通过科技赋农、挂牌农业、果蔬加工、种养循环打造“精品林果品牌示范带”,突出全域土地整理、良种培育、高端饲料、设施栽培打造“电商贸易农企科技带”。通过“三带一体”结片成网、连片共赢、融合升级,将吴村镇打造成农文产旅四位一体的样板示范区。
近年来,吴村镇充分挖掘丰富的生态、历史、人文资源,集中发展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并以乡村旅游为重点,助力以果品蔬菜加工、农畜产品加工、密集型加工业为主的民营经济及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我们通过探索‘人才返乡’引领模式、‘按揭农业’助资模式、‘飞地经济’抱团模式、‘新型农人’带动模式、‘企业挂牌’共享模式、‘科技领航’变革模式,开辟了富足幸福的新型路径,也为曲阜市深耕齐鲁样板四大片区,增添一笔来自吴村的浓墨重彩。”曲阜市吴村镇党委书记刘卓然表示,下一步,吴村镇将立足自身实际,围绕镇域环境优势,聚焦村庄规划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走出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乡村振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