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苏玮 荆冉)为提高绩效管理工作便捷度和规范性,济宁市财政局深入探索绩效管理信息化新路径,将全过程绩效业务嵌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促进管理要求同信息系统深度融合,进一步规范绩效业务流程,提升绩效管理效能。
实施系统融合。紧紧抓住“数字财政”建设的有利契机,全面启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绩效管理业务模块,将项目申报预算、预算执行调整、预算公开等全过程嵌入绩效管理模块,通过数据匹配研判项目属性,实现部门预算编报有绩效目标,预算执行有绩效监控,预算完成有绩效评价的信息闭环管理模式。2024年,随同预算编制项目绩效目标3236个,列入预算2406个,充分发挥绩效管理业务模块的数字化作用,做到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全覆盖,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推动管理升级。充分利用“规则驱动”优势,改变以往绩效管理线下填报、人工收集的形式,通过系统自动抓取数据和单位线上填报相结合的方式,填报部门整体绩效目标113个,修改完善项目绩效目标1303个,提高填报速度和效率。同时,立足以绩效促管理优化,不断调整完善绩效管理全环节工作流程,打通流程中出现的数据交互堵点13处,实现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相关模块无缝衔接,形成“预算+绩效”架构体系,促进绩效与预算管理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绩效管理规范化、数字化,实现绩效评价、绩效考核和信息公开所需数据,从系统中直接提取、直接应用。
下一步,济宁市财政局将探索数字绩效建设,继续优化绩效管理技术手段,强化绩效数据的实时分析比对能力,推动实现绩效结果的自动化分析,全流程、多视角地反映财政运行状况,为预算决策提供有效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