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3日
第04版:

主动作为 彰显特色 书写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彰显特色

书写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中国关工委、省关工委的关心指导下,市关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市委“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的标准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打造品牌,各项工作有了新突破新成效,有些工作走在了全省、全国的前列,持续推动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工委工作的文件在基层落实,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呈现出担当作为、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彰显新特色。去年6月29日,在邹城市启动第二届青少年党史学习月暨青少年“游基地、学党史”活动。建成一批省、市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指导各县市区和高等院校关工委开展主题实践教育。去年2月27日,在汶上县启动青少年“传承雷锋精神 争做时代新人”活动。把3月份确定为“传承雷锋精神 争做时代新人”活动月,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在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关爱下一代成长论坛”座谈会上,我市关工委作为特邀代表作了重点发言,得到与会领导一致好评。按照市委安排,牵头组织市委党史研究院、市妇联、市教育局、市司法局等部门编写出版了《济宁市青少年教育系列丛书》,中国关工委顾秀莲主任亲自作序。去年9月5日,联合市教育局、任城区委举办了赠送仪式。面向全市1274所中小学免费赠送,实现了小、初、高学生阅读全覆盖。

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呈现新亮点。成功举办济宁市第五届“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启动仪式。指导1200所中小学校配备法治副校长,联合有关部门举办了“彩虹伞”少年模拟法庭等活动。组织青少年积极参加全省首届“普法好少年”选拔暨青少年普法知识竞赛活动,取得较好成绩。在太白湖新区召开了济宁市第五届“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推进会,总结情况,交流经验,部署工作。

为青少年办实事办好事体现新作为。持续开展困境儿童关爱救助活动,联合团市委推进“希望小屋”项目建设,建成希望小屋1442间,新建103间。与九巨龙学校建立招生联系机制,年内帮助183名符合条件的儿童顺利入学。联合市教育局等部门开展暑期安全教育,联合市民政局开展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执法调研。2023年10月26日,联合市委老干部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在济宁市第四中学举办“‘五老’助青少年健康”活动启动仪式,推动广大青少年健康成才。会同市妇联、市教育局等部门持续抓好家庭教育工作,“孝老敬贤月”“‘五老’弘扬好家教好家风”等主题活动不断深化。

成功承办全国关工委工作会议展现新形象。今年1月10日至12日,全国关工委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取得圆满成功,受到中国关工委、省委、省政府和省关工委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全国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大会取得圆满成功,不仅反映了市委、市政府对关工委工作的重视,展示了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成效,更使与会领导感受到济宁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文化“两创”方面取得的可喜成绩,提升了济宁在全国的知名度、美誉度。

党政高度重视,社会地位得到提升。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成果丰硕、可圈可点,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高度重视、关心支持。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就关心下一代工作作出批示,亲自到关工委看望慰问、调研指导,在机构编制、经费保障、活动开展、办公场所等方面给予关心支持。多次出席各项会议活动,有力促进了工作开展。得益于中国关工委、省关工委有力指导。先后将全国关工委工作会议、全省关工委办公室建设培训会议放到我市召开,安排我市关工委在全国关工委工作会议、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关爱下一代成长论坛座谈会、全省关工委工作会议、全省关工委办公室建设培训班等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介绍工作经验。中国关工委、省关工委和省委老干部局都向市关工委发来表扬信。市关工委被市委、市政府评为“重大活动组织保障先进集体”。得益于市直各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大力支持。市关工委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对关工委工作更加关心支持。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和各部门都加大了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力度。特别是全国关工委工作会议筹备和召开期间,市几大班子领导和67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给予全力支持,亲力亲为,参与接待陪同,做好会议协调服务工作,周到细致的“一对一”接待,得到与会领导高度评价。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市关工委成立30周年。全市关工委系统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守正创新,主动作为,彰显特色,打造品牌,以新举措新作为推动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再上新台阶。

——聚焦立德树人,实现党史国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推进传承红色基因工程。深入贯彻爱国主义教育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推动青少年党史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为主线,深化“老少同声颂党恩、携手奋进新征程”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第三届“青少年党史学习月”活动,打造命名提升一批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好“清明祭英烈”等活动,持续开展学雷锋、学王杰系列主题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优化育人环境,提升青少年法治教育和权益保护水平。以第五届“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活动为抓手,完善法治副校长制度,做好“法治教育示范区”“零犯罪学校”创建和“法治进校园”等工作,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组织青少年积极参加山东省第二届“普法好少年”选拔暨青少年普法知识竞赛。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好“彩虹伞·法伴青春”青少年模拟法庭大赛等活动。扎实开展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防范校园欺凌和人身侵害、预防网络诈骗以及防溺水、预防传染病等方面的安全教育,组织爱国卫生运动,普及青少年卫生健康知识,提升青少年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

——助力帮扶引导,实施“五老”关爱工程。加强困境青少年关爱帮扶。适时召开全市关工委孤困儿童心理辅导志愿服务工作座谈会,推动孤困儿童心理辅导志愿服务实现全覆盖。继续联合团市委做好“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建设,联合有关部门和慈善机构、企业,做好困境学龄儿童、困境大学生入学救助。贯彻落实中国关工委关于助力乡村振兴的若干意见,发动老专家等“五老”作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鼓励更多“五老”投入农村留守儿童、城市流动儿童、困境儿童和特殊群体青少年的关爱保护工作,做好寒暑假期和周末关爱陪伴。

——打牢基层基础,更大力度推动新时代关工委自身建设。要始终坚持“急党政所急 想青少年所需 尽关工委所能”的方针,总结成绩、查找不足,乘势而上、担当作为,凝心聚力抓好任务落实。坚持创新创优,更实举措巩固发展大宣传格局。完善制度机制,建强“五老”队伍,调整充实“五老”关爱团,真正把“五老”动员起来,把工作开展起来。建立全市关工委组织和“五老”基本信息数据库,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用。

2024-04-23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68832.html 1 主动作为 彰显特色 书写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