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吕性祥)为改善残疾儿童身体状况,减轻残疾儿童家庭经济负担,确保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落到实处,济宁经开区把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作为重点民生实事,从宣传发动、申请审核、康复服务、跟踪回访等多个环节进行发力,为全区105名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全部开展康复救助,实现有需求的残疾儿童服务率达到100%,位居全省前列,擦亮“经心救助·让民开心”品牌。
多元化开展政策宣传,提高政策知晓率。区镇残联部门通过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入户、回访及走访慰问活动等方式,向残疾儿童家庭面对面宣传惠残政策,并通过网站、公众号等形式广泛进行政策解读宣传,力争做到惠残民生康复工作宣传全覆盖,让每一名符合救助条件的残疾儿童享受到康复救助优惠政策。做到尽早介入,尽早引导到定点康复机构接受免费康复训练,切实减轻每一名残疾儿童家庭的经济负担,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氛围。
个性化开展康复训练,提高救助精准率。康复机构按照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要求,为每一名残疾儿童“量体裁衣”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方案,进行“一对一”康复训练服务管理,有针对性地进行康复治疗。对于孤独症的儿童,开展情绪、行为治疗及言语、社交技能训练,对于智力障碍的儿童,开展认知、语言沟通发展及生活技能训练,对于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儿童,开展心理治疗及行为训练,对于感统失调的儿童,开展感觉统合训练等等。
常态化开展跟踪问效,提高康复成功率。区残联部门定期对定点康复机构开展实地康复质量抽查,督促各康复机构规范内部管理,抓好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采取不定期面对面访、电话抽查访、查看康复档案等方式,随时了解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具体情况,掌握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实际效果,尽可能地帮助残疾儿童成功康复。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及时制定相应措施,同时加强资金使用监管,确保民生资金有效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