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泗水讯(通讯员 蒋文政 刘军)今年以来,泗水县积极抢抓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及绿色升级,严格落实“绿色门槛”准入制度,优化环评审批程序,聚焦环评审批提质增效,加强环境影响评价要素保障,持续释放改革效能,助力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数字赋能,打通堵点痛点难点。用好“惠企通”APP,大力宣传推广“惠企通”政务服务平台,指导帮扶企业、群众学习运用平台上的政策直达、诉求直办、服务直享等功能,拓宽企业问题诉求反映渠道,健全服务企业会商机制,做到“一站式”兑现,今年已闭环处置“惠企通”等渠道反馈问题19个。精心打造数字化环评审批流程,每周对重点项目服务情况进行回访,每季度对建设项目进行优化,第一季度共办理“一窗受理、一次办好”项目5件。强化惠企政策落实,在企业项目立项和产业转型升级上做到早介入、早服务,对办理环评审批事项的企业提前发放便携式服务指南,助力企业找准政策优势。“把脉”重点项目,动态跟踪项目进展情况,做好环评服务保障,制定重点项目环评服务台账,明确4名专职人员对接76个重点项目联系人,截至目前,开展专题授课3次、普法宣传7次。
创新驱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首创“绿信封”惠企帮扶工作机制,主动上门服务企业,将生态环境许可事项办理由企业申请办变为联系企业主动办,以开展“绿水青山党旗红、泗事如意伴企行”活动为契机,向泗水县经济开发区企业发放了84个环保工作“绿信封”,重点解决企业污染治理中遇到的急难问题9个。对符合环评、排污证并联审批条件的项目简化审批程序,压缩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时限,第一季度即时办结登记表备案项目33个,3个工作日办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项目3个、报告书项目2个,核发排污许可证25家。邀请清华团队来泗水实地调研、分析把脉,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共划定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一般管控单元等3类18个环境管控单元,推行生态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不断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强化要素保障,激活内生动力。包容审慎监管,常态化开展执法帮扶活动,梳理相关行业企业可能存在的违法风险点,邀请正面清单企业交流座谈,根据企业诉求,定向帮扶指导,第一季度开展“送法入企”等培训活动3次,发放培训手册90余册,精准帮扶企业110余家,为企业解决问题5个。统筹污染物指标保障,指导县域内企业多渠道挖掘减排潜力,释放更多环境空间,着力保障重大项目落地,今年全县6家企业新申报的扩建项目均已落实控制总量保障工作。高效激活经营主体内生活力,对全县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建立企业正面清单制度,从源头提升环评审批质量,加快审批时效,落实惠企政策,提升服务水平,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