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马辉 徐姗姗)近年来,济宁能源集团党委以打造“和美”思政工作品牌为抓手,守正创新构建具有济宁能源特色的理论武装、融合服务、宣传教育、文明文化、组织保障等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为打造国内一流的综合能源集团和大宗商品供应链集成服务商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构建理论武装体系,确保正确政治方向。高标准定位,增强理论学习的引领力。济宁能源集团党委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充分发挥党委中心组示范表率作用,把“中心组学习”列入党委和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强化督导考核,使“软任务”变成“硬约束”。以济宁能源集团党委中心组的先学一步,带动二级、三级党委,基层党支部学深一层,形成上下联动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创新“现场+会场”学习方式,开展“头雁领航”党委书记荐书活动,汲取先进管理经验、治企理念,用“头脑风暴”激发“强企之道”,撰写调研报告、心得体会30余篇。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济宁能源集团党委提出“稳步发展煤电主业,大力发展港航物贸,培育发展高端制造,优化发展现代服务业”战略定位,引领带动企业创新发展、转型突围。2023年,济宁能源集团首次上榜“中国企业”500强,位列第398位。
构建融合服务体系,凝聚干事创业合力。聚焦改革发展等重大任务、难点热点问题,扎实开展“打造千亿级集团 我来担当我来干”“创千亿集团 树百年能源”教育活动,聚焦旗帜领航促发展、思政铸魂聚民心、管理赋能促提升等六大工程,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引领效果。开展政工干部擂台赛暨政工干部素质大提升活动,创新推出“职工思想动态卡、思想动态研判、领导干部谈心谈话”三大思政工作机制,建立各企业一把手与职工面对面交流机制,聚焦职工“急难愁盼”,解决实际问题260件。
擦亮5+宣讲品牌。组建济宁能源集团“头脑风暴”百人宣讲团,以“线上+线下”“订单式+跟进式”的方式,组织“党员干部”“思政先锋”“理论骨干”“身边模范”“业务尖子”五个层面的宣讲活动,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宣讲格局。既突出讲好集团层面的“大数据”“大成就”,又重点关注职工身边的“小数据”“小变化”。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创千亿集团 树百年能源”等主题,开展系列宣讲活动200多场、撰写宣讲提纲70多份、发动干部职工撰写学习心得5000余份。济宁能源集团党委荣获“济宁市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济宁市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基地”等荣誉称号。《济宁能源集团5+宣讲工作法》被收入“习语润儒乡”基层宣讲工作经验交流汇编。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把选树典型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力点”,逐级建立“典型数据库”,常态化开展“四德之星”等先进典型选树活动,构建起每年500余人的先进典型矩阵,先后推出山东省优秀企业家张广宇、山东省劳动模范徐继兵、“山东好人”杨德远等一大批彰显时代特色、体现企业精神的先进典型。
“和美”共进的思政工作体系,燃亮了“创千亿集团 树百年能源”奋斗目标。济宁能源集团依托京杭大运河“黄金水道”优势,“抢滩”瓦日铁路与京杭运河交汇点,建设了年吞吐能力2000万吨的梁山港;建设全国内河一流集装箱智慧示范港龙拱港,目前已形成7港联动发展格局。坚持以贸带港、以港促贸,累计开通内河集装箱航线21条,通达50多个城市港口,物贸网络覆盖20个省份100多个城市,国际物流贸易拓展至荷兰、越南、泰国10余个国家。在高端制造业方面,投入科技研发资金4.6亿元,取得专利成果321项,孵化专精特新企业4家,建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打造了海纳科技、艾坦姆等3个山东省知名品牌。在煤电产业方面,持续加大装备改造提升力度,积极推广应用TBM盾构机,推行绿色化、智能化开采,探索矸石不升井、联采联充等新工艺、新模式,促进了煤矿企业安全高效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