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虽然对于环境气候问题的关注度提升了,甚至在不少地方对危害环境气候的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制,但是对于如何全面准确地计量环境气候成本并将之纳入项目评估进程,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目前,尚未将包括环境气候成本在内的成本效益分析正式纳入制度体系,这一短板漏项应当及时补上。因此,在绿色发展中,无论政府投资还是企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都应当明确添加一道程序——成本效益分析。不能只讲效益,不讲成本,或者只论证可取得的效益,不论证因此付出的成本。
——经济日报:《重视项目选择的成本收益分析》
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满足了人们的多样化需求,使原本诸多“不可能”变成“可能”。但人工智能毕竟只是工具,没有善恶之分,在于人类如何使用它。因此,当有人想用人工智能技术随意将别人的声音“AI化”时就涉嫌违法了。在人工智能已在生活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当下,使科技活动朝着更加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才是正途。
——中国妇女报:《首例“AI声音侵权案”宣判具有示范意义》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到,“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查,一味盲目执行,这种单纯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的态度是很不对的”。形式主义除了让基层干部受折腾、政策效果打折扣,还容易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克服形式主义,还是要回到实事求是的原则上。有关部门制定政策、下达任务要求时,不妨从干部、群众的角度进行考虑,多转换视角、避免“通知一字不动向下发,材料一个不少往上报”。
——中国青年报:《反对形式主义 别让基层干部为PPT操心》
欣欣向荣的春日经济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消费市场的绝佳窗口。从这个窗口可以看到潜力——我国有超14亿人口,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是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无论是热爱国潮国风,追求休闲舒适生活方式的年轻人,还是拥有较多闲暇时间和一定经济基础、可以在菜市场“砍价”也可以成为错峰出游主力的“银发族”,都是可进一步挖掘潜力、激活需求的消费群体。
——光明日报:《从春日经济品读消费活力》
中方对美交往的底线红线清晰明确,政策具有高度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中方欢迎布林肯访华,乐于通过对话推动中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但是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对话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之上。美方必须认识到,不能为沟通而沟通,不能说一套做一套。拜登总统多次重申美国不寻求进行“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遏制中国发展,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独”,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以及不寻求同中国“脱钩”等。美方要做的,是将拜登总统上述承诺落到实处,同中方一道,将“旧金山愿景”变成“实景”,而不是继续以“竞争”之名行对华围堵遏制打压之实。
——新华社:《“旧金山愿景”变“实景”需要中美相向而行》
(辑录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