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辛亭亭
“遇到事儿别犯愁,有困难就找我,我就是咱社区网格员。”在泗水县济河街道龙城社区工作的网格妇联执委贾同玲说。自2020年参与社区工作以来,她主要负责“老贾说事”工作室解决社区居民诉求,工作职责涵盖了1464户家庭和5000余名居民。在贾同玲包保的网格内有一位76岁的独居老人老宋,老伴去世后日常生活受到了影响。贾同玲了解情况后定期上门,帮老人打扫卫生、做饭理发,陪老人聊天疏解心结。在贾同玲感染下,老宋成了“老贾说事”团队中的一员,将这份温暖继续传递下去。
近年来,为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建设,切实发挥女性作用,市妇联全面坚持“党建”立标杆、“妇建”建新功工作理念,积极探索“组织有体系、网格有连接、服务有保障、管理有机制”的“网格+妇联”工作模式,打造出“组织、职能、力量、服务”“四融”工作体系,以“创新”促“破难”,抓实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全面激发基层妇联组织“细胞”活力,让广大妇联干部、巾帼志愿者成为了活跃在基层社会治理一线的靓丽风景。
打桩定格强根基,织密“妇联网”
2021年市妇联联合政法系统将全市1万余个网格逐一研究、系统分类,推动妇联组织建在网格上,妇女小组建在楼栋、街巷间,基层妇联执委与基层社会治理一线人员双容互兼、双向任职,在全市搭建起覆盖基层社会治理网格的五级妇联组织架构,构筑“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身边一个家”的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新格局。目前通过阵地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力量共用,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妇联网格化体系,织出一张纵横交错、条块结合、互联互通的“妇联网”。
同时,市妇联积极推广经验做法,任城区联合区政法委建立区级—街道—社区三级网格妇联,联合区住建局成立红色物业妇联,在小区、网格、楼栋依托网格党支部成立妇女小组、妇女微家。金乡县妇联在全县、镇街、社区(村居)构建“一级网格—二级网格—微网格”三级妇联网格指挥体系。目前,全市网格员11000余人,其中女性网格员7200余名,占比62%,妇联网格化体系已全面构建。
服务群众有效能,织紧“联系网”
瞄准群众身边大大小小的烦心事,将服务群众延伸到基层“神经末梢”是根本任务,为巾帼网格员赋能、提能、释能,进一步提升引领、联系、服务妇女的能力和水平更是当务之急。市妇联全面推行“五到位”公务员平时考核+“三全”教育培训机制,开发“圣城女性”培训服务平台,推动妇联业务课堂进基层,结合“巾帼领头雁淬炼行动”“妇联执委进万家”等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妇联干部、巾帼网格员职责不清、业务不熟的问题,实现培训人员全覆盖、培训内容全链条、培训服务全过程。
“听了几次课,我收获很大,更加了解妇联工作职能,对如何处理群众邻里矛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曲阜市时庄街道网格员丽丽高兴地说。她们积极发挥妇联执委职能作用,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家教家风培育、关爱帮扶困境妇女儿童、安全隐患排查、维护社区秩序等多项活动,将关爱帮扶活动落实到网格,将家庭矛盾纠纷化解在网格。
机制护航强管理,织牢“共治网”
为积极探索妇联网格体系与社会治理网格体系双网互融、双向融入,济宁市妇联以“学习培训、擂台比武、效能评价”三项机制抓提升,实现妇联队伍强力量、有作为。通过构建网格妇联组织、管理、服务、协调四体系,明确妇联执委定期走访联系、领办项目考核具体细则,推广“九号议事”“流动的茶桌”“有事您说话”等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妇联执委、巾帼网格员责任落实。
目前,全市巾帼网格员活跃在各个网格中,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社会和谐稳定默默奉献,撑起全市基层治理的“半边天”。济宁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尹露表示,今后将持续调动和增强女性网格员的工作主动性和荣誉感,不断提升妇联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创造性,以赋能网格“她力量”,解锁治理“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