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李玉姣 张珂
近年来,任城区金城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深化提升信用赋能基层社会治理应用场景,以打造“信用+基层治理”研究中心为牵引,围绕品牌创建、体制机制、优化基层治理格局等方面创新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金城样板”。
党建引领凝聚合力
以“信”促进基层治理
金城街道着力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纵深推进,以信用体系建设为依托,全面动员辖区基层治理有生力量,组建社区“信用+志愿服务队”500余支,通过搭建信用平台载体、社区信用集市,让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
为推进“一老一小+”便民服务应用场景建设,今年一季度,开泰花园社区党委发布社区轮胎公园建设、社区花木整理等8个“公益性服务项目”事项清单,通过兑换信用积分,号召居民参与小区服务,社区党委每月归集居民捐资捐物、志愿服务、好人好事等美德信息,通过信用积分激励奖励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持续探索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合伙人”新模式,围绕社区发展需求,年初逐项列出社区服务项目清单,通过建设社区信用基金池,链接社会教育、服务等优质资源,精准用好社区的每一个服务空间,提升社区高质量服务的“生命力”和“内动力”。截至目前,社区层面链接社区商户、企业、居民等资金资源累计折合达95万元。
志愿服务纵向到底
以“信”凝聚居民自治力
围绕基层治理重点工作,每月制定“信用+基层治理”工作清单,围绕阵地建设、文化活动等方面常态化开展社区基层治理建设,将基层治理条块划分,做优基层治理工作格局,深入推进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窗受理·全科服务”,将信用工作纳入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以信用积分量化社区工作者工作质量,以社区为单位,建设社区工作者“帮办代办三人小组”,推进便民服务向社区、小区延伸。在为民服务方面,统筹社区55项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将社区工作者纳入社区信用积分量化管理范畴。以信用体系建设为依托,打造基层治理的全流程闭环,开发社区信用激励应用场景12个,为居民提供涵盖居民购物、娱乐休闲、场地服务、就医就业等全方位服务,通过示范带动、无偿服务、积分补差、信用表彰等形式,引导居民成为社区服务的参与者。
基层治理横向到边
用“信”塑造发展新势能
开泰花园社区党委打造就业“微市场”,把一批岗位送到居民家门口,通过定期开展就业创业能力培训,邀请技能人才“走进来”,运用“理论学习”“模拟实训”“创业实践”等互动教学方式,帮助居民掌握工作技能。积极响应区委工作部署,深入推进“社区微业”行动,打造“公益+市场”服务模式,全面推进实施居民就业“微服务”,推出“微培训”“微招聘”“微创业”等一批批“微项目”,不断拓宽社区就业渠道。
持续深化打造信用商圈,激活发展动能,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街道推行商圈信用管理“六一”工作法、商户“码上诚信”模式,纳入市场管理、信用积分、商户自治、社会公益等方面诚信要素,打造诚信商圈智能终端,将辖区培育成商圈“招商专员”,通过“以商招商,以信兴商”,8家知名企业进驻市场,创新实施“信用内循环·服务低成本”。组建商户信用基金,探索实施党建引领下的“1+4+N”诚信商圈建设模式,创新“信易+”“108425”信用激励,推出84项“信易+”信用激励应用场景、25个奖惩正负向措施,帮助商户扩大规模生产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