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胡碧源)5月16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济宁市特色道德建设品牌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1场),介绍“诚信金乡”道德建设品牌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金乡县坚持把诚信建设作为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城市精神、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诚信文化、诚信理念、诚信制度与经济社会各方面深度融合,进一步擦亮“诚信金乡”道德品牌。工作中,该县以群众和市场主体的参与感、获得感和体验感为目标导向,将诚信积分作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切入口,构建全民授信体系,对全县符合条件的群众、新型农业主体等进行信用评分和授信;依托市金融信用服务平台,推动8166家企业、个体工商户通过平台签订信用信息授权协议。全面推行行政审批“绿色通道”“信用承诺”制度。创新制定《农村居民信用管理办法》,自2023年起在全县开展信用积分超市试点工作。建立机关干部个人信用档案,实行缺信、失信责任追究制和考核奖惩制,并在全县推行党员量化积分管理。同时,该县坚持以“诚信”为品牌,大力扶持推动图书馆、展览馆、乡镇公益文化服务中心等文化公益服务场所建设。将选树诚信人物和道德典型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抓手,扎实开展各单位、各行业、各公共场所学习践行诚信行为规范活动,积极挖掘诚信企业、诚信品牌和行业中的诚信人物、诚信集体。
此外,该县不断加强宣传策划,充分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宣传平台,常态化开设“身边榜样”“诚信金乡”栏目;利用“今日金乡”“微金乡”“文明金乡”等微信公众平台,定期发布诚信模范事迹等信息。在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适当位置悬挂张贴诚信建设公益广告;组建以诚信之星、道德模范等200余名先模代表为成员的“诚信金乡志愿宣讲团”,广泛开展各类诚实守信主题宣讲。依托金乡县诚信文化研究中心,广泛开展“诚信金乡”建设活动,开设期刊《诚信画报》《诚信文艺》,创作完成琴书剧本《范式退婚》等,创作歌曲、大型历史剧、少儿京剧、情景剧等多形式文艺作品《鸡黍之约》3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