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陈文强 孙天雨)利用自有院落空间及资源资产,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是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展增收来源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兖州区小孟镇深挖闲置庭院资源,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探索增收新路径。
在小孟镇梅营村的食用菌大棚里,工人们正在采摘蘑菇,这些蘑菇将销往我市各大超市和蔬菜批发市场。大棚技术员李花介绍说:“我们这个大棚1680平方米,每天销售500公斤到1000公斤,收入4000元左右。”梅营村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村里多为留守老人和妇女,村集体收入主要靠土地流转。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梅营村挖掘闲置庭院资源,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我每天在这里摘蘑菇,一天80块钱,离家近,能照顾老人和孩子,很方便。”村民仇立凤高兴地说。
梅营村党支部书记介绍:“村里前后投入100多万元,发挥党员带头作用,通过置换,把8片宅基地连成片,建起了大棚。大棚投放菌包7万多个,每年能给咱村集体增收近50万元,带动大约10人就业。”梅营村食用菌大棚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强化种植管理,第一年就喜获丰收。
在小孟镇,庭院经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庄。目前,已有8个村盘活闲置宅基地25处、闲置大棚2处,积极发展食用菌种植,年投放菌包60万袋。为做大产业规模,镇里成立了食用菌种植产业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联盟,实行统一生产计划、技术标准、菌种供应、指导服务、收购销售、标识品牌,实现规范化经营管理。为让产品卖个好价钱,当地政府积极跑市场、拓销路。
据介绍,今年,小孟镇已与一家光伏新能源公司合作,采用“菌光互补”种植新模式,在食用菌大棚顶上安装太阳能光伏板,为大棚供电,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同时,通过拓展发展空间、扩大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