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皮爱国 高峰)近年来,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依托济宁市海员工会,聚焦提升船员幸福指数,创新建设“济舟港湾”服务驿站,倾力打造全国内河流域船员服务“济宁样板”,全力助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
我市作为京杭大运河通航最北端城市,辖区内规划航道47条,通航里程1100公里,居全省内河首位。济宁港是全国36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拥有港口码头44家、水运企业163家、注册船员2万余人。面对港航物流快速发展和船员数量日益增加的新形势,海员工会深入实施“筑家”工程,着力打造“济舟港湾·运河上船员的家”服务品牌,填补了全省内河船员服务阵地空白。
海员工会紧贴船员需求,指导太平港、荣信港等18家大型港口,先后投入资金600余万元,高标准建设了船员服务驿站,总面积3000余平方米,让船员感到处处有家。同时,创新打造“济港通”服务平台,搭建港航云服务矩阵,架设服务船员“云阵地”,真正让“数据多跑路,船员少跑腿”。
有了家,如何服务是关键。海员工会制定了《“济舟港湾”品牌创建工作方案》,精心设计了“济舟港湾”品牌标识,融合了荷花、驿站、船舶、浪花等元素,既体现了服务船员的功能定位,又彰显了济宁运河文化特色。同时,坚持高起点规划,编制《服务驿站建设标准》,从选址定位、建设风格、标志标识,到设施配备、管理运行、经费保障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
海员工会围绕船员最迫切、最需要掌握和解决的政策信息、生活补给、垃圾交付、安全应急等实际问题,不断拓展驿站服务内涵和外延。在每个驿站,设置了宣传引导区、便民服务区、信息公开区、垃圾接收区、应急保障区等功能区域,配备了沙发座椅、饮水机、电视机、共享单车、LED信息屏等服务设施,为船员提供饮用水补给、燃油加注、健身休闲、骑车出行、日用品采购、航行运营信息查询等40余项便民服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