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0日
第08版:

党史教育融入小学德育的路径探析

■济宁学院附属小学 谢洪新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教育呈现出鲜明的品德教育活动要素,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

当前党史教育融入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多数中小学对党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党史教育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和为什么要对学生进行党史教育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党史教育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党史教育的内容体系不够完善,党史教育的育人实效不明显,学生对活动中了解到的党史知识的思考不够深入,对牢记党的历史使命、坚定理想信念、领悟党的思想等方面的认知还不足。

将党史教育融入小学德育的实践经验

济宁学院附属小学太白湖校区充分挖掘红色资源,以“百年党史”为学习内容,以德育为落地面,以系列活动为载体,充分激活党史教育的德育功能,探索出一条“三维一体”的红色德育路径。

建立协同思维,深入挖掘党史教育资源。济宁学院附属小学太白湖校区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各部门、各学科、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系列化党史教育主题活动,促进党史教育的常态化和制度化。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培养目标,将党史元素更系统、更充分、更多样地融入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开展红色校园文化建设,建立内容丰富的展板、显示屏、宣传教育长廊等,营造党史教育氛围。

建立课程思维,把党史教育融入德育系统格局。济宁学院附属小学太白湖校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循序渐进地把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分年级、分层次、有计划地贯穿到教学全过程的各个方面。基于五育融合理念下,学校开发了以“党建领航 立德树人”党史教育长廊为底色的“德育培根课程”。通过培养党员教师讲解员、少先队员讲解员,成立党史宣讲团,组建专业党史讲解队伍,每周不间断开展党史学习。

建立活动思维,丰富党史教育的实践载体。济宁学院附属小学太白湖校区以“红色教育+活动”为主要载体,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渗透党史教育。设计主题仪式教育,增强学生党史学习的仪式感;抓住特殊重要纪念日和重大节日时间节点,开展流动党史宣传教育;开展红色诗文朗诵会、红色故事演讲会等实践活动,培养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立志报效祖国的爱党爱国情怀;利用历史博物馆、文物展览馆、革命纪念地、烈士陵园等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及革命传统教育。

将党史教育融入小学德育的有效路径

明确教学目标,完善党史教育的课程体系。实现融合性,充分发挥党史教育的立德树人作用,促使党史教育目标和德育教学目标的融合,为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奠定基础,发挥对教学的导向作用。笃行系统性,关注党史教育的整体结构,确保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完整性,形成上下衔接贯通一体的体系,帮助学生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力求适应性,根据大中小幼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设定德育目标,确保德育目标的适应性。

融合学科教学,完善党史教育的内容体系。挖掘红色资源,厘清党史相关的知识体系和理论系统,融合学科教学内容,渗透党史教育。建立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德育课程和学科课程的育人功能,通过资源整合让党史深度融入小学德育课程体系,逐步完善党史教育的课程体系。实现德育功能,内容上体现党和国家对人才素养的要求,体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激活党史的德育功能,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拓展教学载体,培育党史教育的实践体系。丰富教学形式,突出趣味性,提高党史教育对学生的感召力,让党史知识真正“动”起来、“活”起来。拓宽活动载体,加强活动和实践育人,注重学生的参与、互动、思辨,切实提高党史教育的质量和实效。拓展实践平台,融合校内外的各种党史资源,构建党史教育的平台,拓展校外党史教育实践教育基地,推动红色文化资源育心育人。

2024-06-20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74410.html 1 党史教育融入小学德育的路径探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