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6日
第01版:

强化党建统领 推进双基工作

幸福何处觅 北门好地方

——解锁北门社区居民的“幸福密码”

■本报记者 徐斐

把自家的钥匙交给别人来保管,您放心吗?相信大部分人心中总是有担忧。但在任城区古槐街道北门社区的美好会客厅里,小柜子上就挂着许多居民主动放来的钥匙,不仅没有担忧,老百姓对“交钥匙”还十分放心。“万一我丢了钥匙或者有什么急事,把钥匙交给社区很方便也很放心。”说起这件事,不少居民都竖起大拇指。这是一种认可,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在北门社区,居民可以在“八大坊”里看书、写字、做手工,老人可以在日间照料中心和社区幸福食堂里乐享时光,孩子们可以在暑寒假期托管班里得到“伴玩伴学”……“欢声笑语乐翻天,到处赞扬声一片。幸福指数逐日添,幸福到老过百年。”这是社区居民写给社区的一首诗里的几句,言语中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跃然纸上。

党建赋能社区治理

北门社区位于古槐路与红星路交叉口,是济宁市的老城市社区,建设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由十几家老单位宿舍组成,居民组成群体复杂,人口密度大、老龄化程度高、居民诉求多,以前的北门社区基础硬件设施陈旧,居民面临逃生难、停车难、充电难“三大难”和楼顶漏雨愁、阳台渗水愁、地下室进水愁“三大愁”,甭说大事办不好,有时小事也办不到群众心里去。

如何把服务从不好变到好,如何走进老百姓的心坎里,成了社区居委当时必须要解决的事儿。近年来,北门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模式,以建设“1+10”社区治理共同体为抓手,探索实施了党建引领、网格支撑、智慧赋能、多元共治的路子,总结提炼了“五新”工作法,即“稳固纳新、科学创新、推陈出新、破旧立新、新益求新”,打造出了“党建领航 齐家北门 幸福家园”的社区为民服务品牌。

从社区实际出发,他们聚焦党建引领这条主线,建立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网格党支部—楼宇党小组—红色党员中心户”五级体系“枝干”:街道党工委按照上级部署,带头把方向、定调子,给予政策大力扶持;社区党委结合社区实际情况,确定社区发展方向和具体措施,稳步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小区网格党支部就是牵头处理小区各项事务,确保自己辖区的事儿自己办、据实办,动员居民中威信高、能力强、热心的党员参与社区工作,从而广泛收集民意,带头解决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楼宇党小组使党组织的触角向楼栋延伸,让党员在居民中发挥作用,使社区党委联系居民、服务居民优势日益增强;红色党员中心户是社区在每一个单元评选出的“邻里守望员”“红色代办员”等党员户,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动,引导居民共同参与社会治理。

通过多年的有效治理,北门社区面貌焕然一新,先后获得“山东省干事创业好班子”“山东省城市更新示范项目”“山东省基层治理社区级实验点”等荣誉称号。北门社区党委书记吕秀云个人也获得“全国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山东省担当作为好书记”“山东省‘发现榜样’人选”等荣誉称号。实打实的荣誉背后,是北门社区领导班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和努力,一句“幸福何必去远方,北门就是好地方”就是最铿锵有力的证明!

“智慧大脑”以“智”提“治”

走进北门社区政务服务中心一楼,西墙的电子大屏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我们借老旧小区改造而打造5G网络智慧社区的一部分,5G社区涵盖公共服务、社区安全等7个大项、43个小项的服务内容,像小区垃圾桶满溢、机动车占用消防通道等都能自动监测报警,问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解决,提升了为民服务、社区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介绍起这个“智慧大脑”,吕秀云如数家珍。

据了解,北门社区按照山东省标杆型智慧社区的建设标准,启动了5G智慧社区建设项目,升级社区服务能力,改善居住体验。“新型智慧社区运营管理平台”将“数据驾驶舱”直接开进了社区服务大厅,社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基础数据驾驶舱,对重点关注的场所、区域进行视频轮巡、监控,自动识别异常停车、人员聚集等事件,实时接收辖区内异常预警消息,并能快速联系到社区和物业工作人员配合行动进行紧急处理。目前,辖区内已实现5G信号全覆盖,小区所有进出通道均配备可视化智慧门禁系统,设立5处带有一键呼叫功能的智慧灯柱、智慧广播,新增智慧泊车、潮汐车位471个,建设非机动车智能停车棚6个、新能源车辆智能充电停车位119个。

此外,北门社区借老旧小区改造的契机,坚持自治协商,强化居民“主人翁”的地位,持续丰富“居民说事”内涵,征集社情民意,靠前解决居民实际困难,先从解决房屋漏水、停车难等居民的“心头痛”问题入手,调动居民参与小区改造积极性,让老旧小区“改”到居民“心坎上”。截至目前,老旧小区改造已全部完成,更新后小区整体面貌焕然一新,水电气暖等管网全部入地,合理设计规划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位,物业管理迭代升级,居住环境有了较大改善。

量身定做特色服务

政务服务中心西侧就是健身休闲广场,中式风格廊亭、木质座椅和防滑地面的设计,吸引了不少老年人前来纳凉休憩。吕秀云介绍说,在小区改造中,社区加大了适老化场所、设施建设力度,目的就是让老年人更多地融入社区,一方面解决日常无人照护、精神缺乏寄托等问题,更好地承接养老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增强老年人之间的互动与交往,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这是社区融入基层治理的重要着力点。据了解,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成为呵护“银发一族”的温馨港湾,这里有营养膳食、康复保健、精神慰藉等为老年人量身定做的服务。

在建设适老化设施、照护好老年人的同时,北门社区也让各个年龄段群体找到适宜的活动空间,打造了“八大坊”创新文化服务模式,按照社区“一刻钟生活服务圈”标准,依托“睦邻中心”一体化管理运行,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阵地——“八大坊”特色活动区(邻里坊、律动坊、如玉坊、健康坊、创意坊、稚子坊、同乐坊、墨香坊),整合辖区资源,构建“邻里之间、息息相关”的“社区生活共同体”,为居民休闲娱乐搭建“快乐驿站”,提供各类特色文化服务100余项,不断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如今,在北门社区,各色志愿服务活动已然成为了居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加强了居民之间的互动交流,而且进一步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向心力、影响力。

为了能够真正用好网格化管理,提高为群众办事的效率,北门社区还打造了全新的“7+3+1”治理模式,实现多方会客,志愿助力,让“诉求问题不出家门”。一方面依托网格会客厅,充分发挥警务、综合执法、包保单位、物业、水电气暖民生服务企业优势,定期开展“多网融合接待日”“多网融合听诊会”活动,另一方面依托网格志愿者力量,定期开展网格巡查、风险隐患收集排查等主题活动,收集有效诉求靠前一步治“未病”,实现了热线反馈问题预判在先、解决问题提前。通过分级闭环,形成约定,让“家事家办”达成共识。面对居民各种诉求矛盾,协商制定了“烦事商量,小事原谅,不争对错,不翻旧账”的议事约定,并积极推进网格“五级闭环”工作法,将居民面对面反映的诉求按照轻重缓急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实行“一般问题马上办、复杂问题当天办、疑难问题协同办”,确保服务及时、问题解决到位。

网格化管理将资源与需求精准对接,使社区网格员们如虎添翼、握指成拳,由“单枪匹马”变成“团体作战”,网格员们“带着问题走访”“遇到问题协访”“解决问题回访”,社区服务居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显著提高。

2024-06-26 ——解锁北门社区居民的“幸福密码” 强化党建统领 推进双基工作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74813.html 1 幸福何处觅 北门好地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