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6日
第04版:

“滨湖水乡”谋振兴

滨湖水乡景色

喻兴鲈鱼养殖车间一角

千亩秋月梨基地

大李庄村容村貌

荷塘水车风光

文化创意手工坊

村民休闲散步

秋月梨套袋管理

青少年实践基地

电商直播基地

秋月梨彩绘冷库

红薯基地起苗忙

现代化育繁推基地

“梦里水乡”会客厅

■本报记者 刘建新 摄影报道

近年来,任城区喻屯镇依托独具特色的水乡格局和资源禀赋,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依托,实施“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双轮驱动战略,构建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生态体系、服务体系、运营体系,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探索形成“镇企合力+资本撬动”,以“田园生态化、农文旅一体化、新型城镇化”为方向,区域融合、三产融合、城乡融合为标志的“三化三融”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喻屯镇“滨湖水乡”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位于任城区喻屯镇东北部,面积10平方公里,涵盖大李庄、王军庄等10个村。大李庄村将生态振兴作为治村根本,以“水”为墨,“生态”作笔,盘活村内滨湖涝洼地1600余亩,整治后由村集体组织代管代种,整治一片撂荒地,拓展一条产业路,“泥巴坑”变成了“聚宝盆”。王军庄村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通过土地、水系整治,打造成千亩秋月梨种植基地。喻屯镇大李庄的“梦里水乡”、王军庄村的秋月梨基地,是该镇“梦里水乡—秋月梨基地—喻见民宿—喻兴园”农文旅于一体精品线路上的重要节点,年吸引济宁城区及周边游客10万余人前来打卡、游玩、消费。

喻屯镇作为典型的滨湖水乡,水产资源极其丰富。随着科技的发展,该镇的渔业发展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利用采煤塌陷地发展现代渔业,喻兴园数字渔仓育繁推基地成为全省首个具有水质检测、粪水分离、生态净化、臭氧曝气、鱼菜共生完整水循环系统的现代渔业产业园。目前已建设工厂化养殖车间2万余平方米,标准化养鱼池72个,单池产量可达每年2万斤,较坑塘化养殖,土地利用效率提高了44倍。依托喻兴园数字渔仓育繁推基地培育的优质鱼苗,通过“培训+认养”“托管+代销”等模式,与周边村庄、养殖户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全产业链服务。

“头几年,乡村振兴多采取各自为战的方式,各村的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各自使用,难免造成投资重复和产业同质化,不利于区域性的整体发展。”谈到对乡村振兴“片区化”的认识,喻屯镇大李庄村党支部书记李爱华直言,相较于缺乏地缘、资源和文化关联的单点出击,抱团发展更有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如今,在“滨湖水乡”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统一规划引领下,南四湖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开掘,域内不仅建成了全国第一家与北京大学合作的乡村振兴服务站“北大燕园”,还通过“智慧渔芯”科创平台把加州鲈鱼引入了微山湖;先后搭建起“梦里水乡”会客厅和“喻见花开”研学游实践基地等乡村游、研学游载体,农渔产品上了网、农业知识成了课,乡村发展的潜力被系统性激活。

喻屯镇“滨湖水乡”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作为该镇重点打造的示范片区,主动把握近郊、近水区位优势,构筑北部“梦里水乡”农文旅商基地、中部美丽乡村示范带、南部喻兴园数字渔仓育繁推基地发展布局,通过国企助力、院企合作、村企联建、联村带户,形成“合伙干、科技帮、产业兴、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促进了农文旅商融合发展,描绘出一幅村美民富产业旺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4-06-26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74829.html 1 “滨湖水乡”谋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