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公安机关坚持“打、防、管、治、宣”同步推进,全面提升打击治理能力,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切实守好人民群众“钱袋子”。今年上半年,全市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量、损失金额同比分别下降21.13%、1.2%,打击治理工作取得新成效。
凝聚多元力量 夯实打击治理“硬基础”
全市公安机关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整合全警资源力量,制定警种责任清单,构建职责清晰、整体联动、运转高效的“全警反电诈”新格局。依托市县两级联席办实体化运行机制,紧紧围绕治理“黑灰产”这一目标,聚合行业部门、社区网格、群防群治力量,发动乡镇街道、社区村居劝返管控相关涉诈人员,联合金融、通信、运营商等部门齐抓共管、协同作战,严厉打击治理利用网络设备实施电诈和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等违法犯罪,铲除犯罪滋生土壤。今年上半年,全市涉案“两卡”数量同比减少47.95%。
全力打击整治 守护市民“钱袋子”
“谢谢你们帮我追回被骗的钱,太感谢民警同志了!”市民钟先生握着民警的手说。前不久,钟先生来到市公安局兖州分局报警,称其遭遇投资理财诈骗。兖州分局迅速开展止付冻结工作,远赴黑龙江为钟先生追回了被骗的23万元。为市民成功挽回损失的背后,是公安机关严厉打击、严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不懈努力。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结合冬春季严打整治行动、夏季治安打击整治,持续开展“断卡”“断流”“清楼扫地”等专项严打整治行动,紧盯电诈大案要案,组织集群战役、个案攻坚,全链条严打严惩涉诈违法犯罪,破获了一批电诈及其关联犯罪案件,最大限度降发案、挽损失,强力推动全市反诈骗工作提质增效。
在预警劝阻方面,坚持“破案与追赃同步,打击与挽损并重”,建立健全紧急止付、警银联动等机制,全力做好追赃挽损工作。同时,做深做实见面劝阻、保护性管控等电诈预警劝阻措施,落实落地村居干部、网络员参与见面劝阻、回访宣教等工作,累计预警劝阻潜在被骗群众9.5万余人次,向被骗市民返还资金802万元。
强化宣传防范 打通反诈“最后一米”
“骗子千千万,目的只为钱,骗局套路多,不明电话不要接……”“警惕诈骗新手法,不做电诈工具人……”近日,在金乡县印象广场,金乡县公安局反诈民警拿起话筒,现场宣传反诈知识,引来市民阵阵叫好。
打击电诈,预防为先。连日来全市公安机关以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为抓手,依托“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创新宣传方式,组织民辅警走街进巷、摆摊设点,以简单明了的方式教授防诈技巧,让市民受益匪浅。“这种反诈宣传方式非常接地气,也很有效,多一人知道防诈知识,就能少一人被骗。”市民王先生说。
为强化精准宣防,筑牢反诈防线,全市公安机关针对地区及行业特点,突出学校师生、老年人和重点行业等不同群体,紧扣节假日、中高考等重要时间节点,将反诈知识“点对点”传递到每一位居民身边。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各类宣传平台作用,在线上,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和载体,创作反诈短视频等作品,利用媒体平台推出“全民反诈守护平安”反诈专题宣传活动。在线下,持续开展反诈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单位、进家庭”“反诈志愿服务进网格”“全民反诈”体育赛事活动,联合中小学和驻济院校共筑“反诈联盟”。其中,与市反诈协会联合推出的“54张扑克牌+54种诈骗方式”宣传活动,受到市民广泛点赞,增强了市民识骗防骗意识和能力,营造了浓厚的全民反诈氛围。
针对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和最新诈骗手法套路,全市公安机关通过发布典型案例、防范提醒等多种形式,充分揭露非法出借、出租、出售“两卡”和为电信网络诈骗团伙提供转账洗钱、推广引流、技术开发等服务的关联违法犯罪,以及各类涉诈“黑灰产”的严重危害,以案释法、以案普法,引导群众增强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记者 曹梦溪 通讯员 代瑜 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