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周广慧
近年来,任城区唐口街道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群众,从街道到农村,从社区到辖区单位,从年迈的老人到校园里的孩子,全面动员,不懈努力,朝着更高的创建目标不断前行,文明新风犹如春风拂面来……
细微之处 彰显文明之美
7月17日,在唐口街道张寨新村,顺着村道路由南向北走,道路两侧墙壁上有许多宣传画,内容涉及文明城市创建、“五星”支部建设、“二十四孝”石刻等,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
“这些宣传画的内容主题鲜明、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我们一有空就会来这里观看。”一位村民说,这种宣传方式既美化了村庄环境,又彰显了农村文明,成为张寨新村一道颇具特色的风景线。不仅张寨新村,在唐口,大街小巷都洋溢着“文明从细微处做起”“文明健康有你有我”的浓厚氛围。据了解,唐口街道从细节、细微处入手,制定创建工作方案,组织督导组进行点位长、点位员分级培训,全面提升文明创建工作水平;组织辖区各级文明单位和文明校园开展文明创建入户宣传活动,发放入户调查问卷;排查过时、错误、破损的公益广告展板,更新1000余块。
标准引领 弘扬文明之风
在唐口街道孟楼村“积分兑换超市”,一排排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洗衣液、牙膏、纸巾等各类生活用品,每件物品都明码标价,墙上张贴着积分兑换标准。“每参加一次移风易俗志愿服务活动,就能获得积分,去年四季度我获得了65个积分,刚刚兑换了牙膏。”村民王焕菊开心地说。唐口街道以孟楼村、刘闫新村、谢刘庄村等村庄为试点,在文明创建活动中积极推广运用积分制,将红白喜事简办、志愿服务等移风易俗内容纳入积分管理,制定积分制考核、农村人居环境考核等奖惩细则,通过开设“积分超市”方式,开展兑换和分享活动,激发了村民自觉参与乡村事务的积极性,让“村里事”变成“家家事”,不断破除陈规陋习,形成人人践行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的良好氛围。
全员参与 绽放文明之花
在唐宁居小区文化广场,老人安逸谈笑,儿童嬉戏玩耍,一幅“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画面映入眼帘。“以前,小区里不牵绳遛狗的行为比较多,既不卫生又不安全,经过整治后,遛狗拴绳和随时清理犬只粪便等文明养犬行为已成为习惯,如今,小区环境干净舒适,住在这里十分安心。”正在小区散步的居民吴居英笑道。
欲建文明城镇,先育文明市民。针对市民文明习惯养成,唐口街道坚持引导与整治并举,正面宣传与反面曝光相结合,让文明习惯渗透到群众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变为生活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