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胡安国 李倩 邵明星 周静
救死扶伤,医者仁心,这是医务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光荣责任。7月18日上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健康管理中心,随着血液采集机启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曹帑珂的造血干细胞捐献成功,它们于当日下午3点左右运抵天津,用于挽救一位配型成功的患者生命。曹帑珂也成为中华骨髓库第18034例、山东省第15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2000年出生的小伙子曹帑珂,在校期间就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无偿献血,在千佛山医院血液内科进行轮转学习时,他见到了太多患者天天输血、输白蛋白、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这让他不仅了解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全过程,更是从心里为患者感到难过。“我看到捐献者的血液从体内进入造血干细胞集中采集袋时,好像是一个个跳跃的生命种子,让我感到非常震撼和激动。那时,我也下定决心,要为患者作出这样的奉献,让他们在抗击疾病的道路上少遭点罪、少受点苦。”曹帑珂说。在医院实习期间,他毅然采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今年3月,曹帑珂刚刚下夜班,就接到了济南市红十字会告知初筛配型成功的电话,挂断电话后,他特别激动,并全力配合高分辨检测和身体检查。他说:“希望能通过我的造血干细胞帮助那位远方的‘亲人’,这也是我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服务患者的另一种途径。”
曹帑珂的母亲也非常支持儿子的决定,她表示:“我儿子从小就很有爱心,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帮助周围的人,当时他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后,我也很激动,也会全力支持他,因为生命是很脆弱的,拯救了一个生命,就等于拯救了一个家庭。”
“我们知道,这段时间你可能会感到疲惫,不管有什么需要帮助和支持的事情随时可以提出,请你相信,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就是你坚强的后盾。”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任长杰代表医院慰问时表示,作为医务工作者,曹帑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大爱无疆、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他的无私和勇敢,不仅为患者带去了生的希望,也为该院青年护士作出表率,更为医院的每一个人树立了榜样,激励着每一个人在未来的工作中,用实际行动去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医院将号召全院职工大力弘扬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为这项造福社会、造福人类的公益事业增砖加瓦,让更多病患获得救治,让更多家庭团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