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1日
第03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济宁医院康复科

立足中医特色 彰显医者大爱

■本报通讯员 王碧辉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济宁医院康复科,以功能康复为导向,最大限度改善人体功能,给予患者有尊严和品质的人生,是全体医护人员不懈努力的方向。多年来,科室始终坚持突出中医药特色,将中医与现代康复相结合,成为集医疗、康复、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诊疗科室,谱写了传承瑰宝、创新发展、造福百姓的崭新篇章。

“用力向下踩,让屏幕里的小鸟飞起来。”“加油,再走几步,坚持就是胜利!”走进西苑医院济宁医院康复科治疗大厅,好像进入一个充满活力与动感的健身房。但在这里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不像在健身房的人们一样拥有健康的身体,他们在医生们的专业指导下,每天认真进行康复训练,全力以赴修复受损功能。

92岁的刘奶奶是大厅内年龄最大的康复患者,4月初,她因脑梗死、右尺桡骨骨折住院治疗,经过十余天的抢救才保住了性命。“出院后,老人只能在床上静养,全靠着鼻饲管进食,大小便经常失禁,情绪很消沉。每天我们家都得有两三个人24小时陪护,老人和家人精神负担都特别重。”刘奶奶的女儿说。

为了老人的健康,家属们鼓起勇气决定带她进行康复治疗,然而,为一名92岁卧床老人开展康复治疗,需要的不仅是患者及家属的全力配合,更是对康复医疗机构综合实力的巨大考验。

该院康复科治疗团队在了解了刘奶奶及其家人需求后,为其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通过中医辨证,运用内服中药及针刺、艾灸等中医适宜技术为其化痰通络、醒脑开窍、调和脏腑,利用床旁智能上下肢、偏瘫肢体综合训练改善运动功能,配合吞咽康复。治疗20天后,刘奶奶成功拔除胃管,由卧位逐渐到坐位、站立位。现在刘奶奶已经可以在扶持下站立,正常经口进食,大小便正常,康复效果让其家人非常满意。

患者李某某,因“左侧肢体活动不利1月余,突发意识不清”在家附近大医院治疗,诊断为“大面积脑梗死”,在监护室治疗20余天,医生预测病人成植物人的可能性大。家属坚持治疗,辗转到西苑医院济宁医院康复科。针对患者严重认知障碍、言语不清,留置鼻空肠管、胃管、尿管等情况,康复科运用中药益气清痰方加减清肺益气化痰,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老十针”、吞咽康复、呼吸康复等,联合经颅磁刺激、智能OT等改善肢体功能、认知功能。10天后拔除所有管道,可自主进食。同时进行体位训练、肢体功能训练,22天后可以室内步行10米左右,患者及家属感激不已。

“临床赋生命以岁月,康复赋岁月以生命。我们康复工作以改善患者功能为导向,让患者减轻对他人的依赖,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从而提高自信!”西苑医院济宁医院康复科主任程爱军表示。作为山东省中医药重点专科、山东省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中医药干预基地、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建设单位、齐鲁医派通和调神工作站,医院康复科凭借着精湛的专业技术、经验丰富的团队、高端的医疗设备受到了家属和患者的一致好评,先后加入了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康复专科联盟、山东省中医药中医康复专科联盟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实力始终处于区域先进地位。

“新院区启用后,康复科作为医院重点发展科室,引进了STORZ放射式冲击波、下肢外骨骼、言语吞咽治疗仪、减重步态训练系统等一批先进的诊疗设备。”程爱军介绍,康复科不断探索中西医紧密协作的康复服务模式,将中医康复纳入院内会诊、多学科诊疗等管理制度,为脑血管疾病、外伤等造成的神经系统障碍及骨折、关节置换术等造成的骨关节功能的障碍患者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案,造福更多患者。

“目前,康复科发展为康复一科、康复二科两个病区。下一步,我们还会在盆底肌康复、儿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筛查治疗等方面不断探索,大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秉持医者仁心的精神内涵,为更多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程爱军表示。

2024-08-01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济宁医院康复科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77609.html 1 立足中医特色 彰显医者大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