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1日
第07版:

如何防范化解 新型电信网络诈骗风险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手段花样翻新,迷惑性不断增强,严重侵害公众的财产安全与合法权益。为此,济宁市银行业协会提醒金融消费者提高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不盲目不轻信,不贪小利防骗局。树立科学的投资理财观念,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信息甄别能力,避免盲目跟风或投机心理,不轻信来路不明的“小道消息”,警惕退还费用、礼品赠送、保本高息、高价收购等“天上掉馅饼”的说辞,避免贪图小便宜、遭受大损失。在选择理财产品时,应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并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充分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产品,提升识骗防骗能力,谨防财产遭受损失。

拒绝“共享屏幕”,保护信息防泄露。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妥善保管身份证号、银行卡号、账户密码、验证码、个人生物识别等信息。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随意下载陌生软件、注册陌生平台或添加陌生好友,对个人社交账户的安全状况保持警惕,拒绝陌生人“共享屏幕”要求,避免无关人员操纵本人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导致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经济损失。同时,应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措施,定期检查账户安全设置,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转账汇款严把关,谨慎操作护财产。涉及转账、汇款操作时要提高警惕,防范资金被骗风险。在接到要求转账汇款的电话、短信或网络信息时,及时通过官方机构核实信息的真实性,不轻信陌生人的转账要求或诱导信息。在转账汇款前,务必认真核对收款方信息,确保资金是转给真正可信任的人员或机构。

正规渠道保权益,遭遇诈骗速报警。消费者如遇经济纠纷,应依法通过正规渠道进行维权,可通过第三方调解组织进行调解,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如陷入诈骗陷阱导致资金受损,或发现涉嫌违法犯罪线索,应保存好聊天记录、通话录音、交易截屏等有关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不可轻信网络上自称“网警”“黑客”的人或组织,避免再次受骗。许建军

2024-08-01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77667.html 1 如何防范化解 新型电信网络诈骗风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