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宋娜)近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优化跨境贸易领域营商环境工作情况。
上半年济宁跨境贸易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1至6月份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632.2亿元,同比增长48%,增幅位居全省首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3.7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我市跨境贸易部门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三争四敢”总要求,通过一系列精准施策,形成了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大合力。在跨境贸易服务平台建设方面,我市拓展山东“单一窗口”济宁专区功能应用,加快了跨境电商平台布局。目前,已有7家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园建成投用,同时在全球多个关键市场建立了13个海外仓。值得一提的是,7月份成立的国际仲裁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涉外法律服务支持,进一步促进对外贸易的交流与合作。
在通关便利化领域,我市全面落实重点骨干企业的帮扶机制。通过“遍访服务”“外贸工作面对面”“关企面对面”等活动,积极聆听企业声音,及时解决通关难题。此外,我市还与济南口岸物流办签订了合作协议,并成功开通了省内首条运河外贸出口航线,将外贸物流综合成本降低了30%以上。
在知识产权服务方面,我市建立了完善的海外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从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山东分中心济宁工作站的设立,到涉外风险分析预警服务的提供,再到全面的维权援助网络,无一不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坚实保障。在政策培训与宣传方面,通过市县联动及创新政策帮扶机制,举办了多场政策宣讲会、工作座谈会及专题培训,确保企业能第一时间掌握最新政策信息。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我市税务部门在出口退税方面的服务实现了质的飞跃,办理时间和效率显著提升,为企业减轻了资金压力。2024年上半年,全市税务系统共办理出口退税14.32亿元,同比增长34.07%,增幅全省排名第一。目前,我市京杭运河对外开放新窗口和优化二手车出口营商环境两个案例,成功入选山东省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创新实践优秀案例名单,相关经验已在全省范围内得到复制和推广。从上半年的外贸进出口情况来看,济宁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活力和潜力。一般贸易占据主导且增长迅猛,民营企业表现突出,与主要市场的贸易往来不断加强,出口产品结构多元化且增长强劲,进口也呈现良好态势。这不仅为全年外贸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
据介绍,新发布的《2024年济宁市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从创新通关效率到优化外贸新动能产业贸易便利化,从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融合发展到口岸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全方位、多层次地推动跨境贸易的便利化进程,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