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3日
第02版:

文明专管员 办好“文明事”

——兖州648名文明实践专管员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本报记者 王粲

本报通讯员 王洪玮 李梦雨

“今天的课程很实用,太棒了!同样是理论宣讲,您讲得就特别生动感人、入心入脑,能给我们分享一下经验吗?”7月28日,兖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宣讲室气氛热烈、互动不断,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专管员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在这里热闹开场。课间休息时,新驿镇新一村党支部书记、文明实践站专管员王新峰缠着区委党校讲师刘程程要课件、传材料。

兖州区是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示范县(区),其突出特点就是培养会宣讲、会管理、会组织、会协调、会宣传的“五会”高素质文明实践专管员,专门负责镇(街)文明实践所、站日常运作和管理,让文明实践站管用实用好用,成为群众学习娱乐、提升素质、崇德向善的理想场所。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盘活基层、打牢基础的重要改革举措,推动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管用实用、走深向实,必须解决有人管理、提高效益的问题。”兖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允锐表示,兖州区从村庄老党员、老干部、老退役军人等“五老”新乡贤中推选出522名“热心人”,配备了由648名镇(街道)宣传干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等组成的文明实践专管员队伍,负责实践站日常管理、理论宣讲、活动策划与组织、品牌打造和培育、信息宣传等工作。从党员干部和群众骨干中培育选拔出119名“乡音宣讲员”,每周至少一次到文明实践所、站宣讲党的创新理论、领学国家政策、弘扬主流价值、开展文化活动、推动移风易俗等工作的开展。塑造了“兖曲社”“大院名嘴”“家庭小剧场”等17支特色理论宣讲队伍,打造了“蒲公英夜堂”“‘兖’讲乐万家”“惠工学堂”“五彩讲堂”等30多个理论宣讲品牌。2023年以来,在省市“四个100”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评比和项目大赛中,兖州区共获得53个奖项。

让群众进得来、愿意来、乐意来是兖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的鲜明特色。为发挥效益,实践站与村居党群服务中心、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活动室等资源整合、队伍共有、阵地共用、成果共享,专管员成为党的建设、基层治理、乡村文明、乡村振兴、民生事业等综合服务员,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满意度持续攀升。

“当上专管员,就得负起责任,为群众服好务。”颜店镇颜村文明实践站专管员李爱华说。为了让村里的文明实践站发挥作用,李爱华带领村妇女干部创办了“家庭小剧场”,身边人演身边事儿,说学逗唱树新风,他们自编自演的《彩礼风波》《婆媳互夸会》《餐桌说“礼”》《梧桐树下话家风》等六个系列小剧目在全区推广,其中《彩礼风波》还在济宁市乡村文化汇演中获得二等奖。2023年以来,兖州区新培育的“三人三扶三到位”“幸福到我家”“窗帘之约”“公益集市”“睦邻大集”等16个项目受到省市文明办表彰,构筑了群众共建共享的文明实践“十五分钟服务圈”。

“专管员扎根基层、与群众紧密相处,他们最了解群众、最懂群众心事,群众认同感、信任感比较强,基于这种思路,我们新打造的‘禹见端信 醉美泗河’‘九州古城 文韵兖州’‘和圣故里 宜业新城’等文明实践展示带上都有他们的身影,交给专管员管理,成为‘一镇一品牌、一村一特色’乡村文化新亮点和文明新标杆。”张允锐表示。

2024-08-03 ——兖州648名文明实践专管员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77808.html 1 文明专管员 办好“文明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