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4日
第01版:

微山推进乡村振兴 建设现代农渔强县

本报济宁讯(记者 宋娜)近日,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微山专场,介绍微山县现代农渔强县整体建设情况和工作成效。

近年来,微山县坚持示范带动,在创建乡村振兴样板上逐步突破,不断向现代农渔强县迈进,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中国河蟹生态养殖示范县”“全省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

在产业发展方面,微山县“高标准精定位”优化产业结构,以富民产业为根本,锚定农业优先型“赛道”,着力扩规模、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创品牌,做好“土特产”文章。通过出台《微山县“十四五”推进农业现代化规划》等文件,形成了“一带、二区、三核、十片、多点”的产业布局。同时,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养殖,实施优势特色产业区(带)建设促进行动,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75.6万亩,蔬菜食用菌种植面积18万亩,生态高效水产品养殖面积达到23万亩。此外,抢抓预制菜产业发展机遇,“微山湖江来好万州烤鱼产业园”已经试投产,可实现年加工烤鱼1500吨,年产值3亿元。

在打造全产业链方面,微山县以打造生态农渔百亿集群为抓手,着力优化一产、深化二产、强化三产。通过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增值文章,突出抓好农产品精深加工。2023年全县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1家,营业收入同期增幅19.16%。同时,着力培育乡村旅游、研学拓展、教育培训等乡村服务业,推动“美丽成果”转化为“美丽经济”。

在强化联农带农方面,微山县通过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之间、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之间加强联合与协作。截至目前,全县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1056家,家庭农场561家,带动8万人增收。同时,多路径助推村集体增收,实施“千企联千村”行动,建立健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探索农民参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式,带动9.65万人,增加村集体收入429.07万元。此外,引入金融“活水”,引导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向农业项目、主体倾斜,积极发展按揭农渔业,在全省首创“内塘螃蟹水文指数保险”。累计为254名“乡村好青年”提供创业优惠贷款6899.4万元。在推进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方面,微山县通过“串珠成链”整体打造激发集群效应、“农旅互促”构筑农文旅融合新格局以及“特色电商”推动农文旅新模式新业态等举措,成功打造了乡村文化体验游、生态农业观光园、智慧农业产业园等新业态。

此外,微山县通过招才纳贤、引育结合的方式,成功吸引了包括陈松林院士在内的多位专家落户,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大力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训,年均培训人数超过5000人次,有效激发了创新创业活力。

2024-08-04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77817.html 1 微山推进乡村振兴 建设现代农渔强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