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4日
第01版:

市行政审批局推进审批制度改革

打通项目落地“快速通道”

本报济宁讯(记者 杜文闻 通讯员 泮雷雷)近年来,市行政审批局紧盯项目单位“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推进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构建“标准统一、智慧便利、协同联动”新体系。

推进“多项合一”,实施高效开工等“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将施工许可、排水许可、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等8个事项集成办理,对涉及多部门的240个环节同时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实现项目“一件事一次办”,平均减少环节50%以上、精减材料60%、压缩时限30%。泗水县山东城际轨道技术改造项目备案期间,通过实施“高效办成一件事”整合相关业务后,申请材料由原来的11项压缩至6项,办理时限压缩65%,从申请到审批完成仅用5个工作日。

推进“集中并联”,强化项目保障全生命周期思维,围绕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流程,探索推行“多线并联”流程,制定并行审批流程图,协同推进审批类、技术类、现场类工作。一般性建设项目审批用时为17个工作日,技术审查用时11个工作日,实现提速75%。

推进“一窗受理”,完善市、县、乡三级“一体化”项目审批体系,将工程建设项目相关审批事项“整链条”集中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窗口,相关审批事项的咨询受理、技术审查、现场勘查、审批发证等环节全部由综合服务窗口集中实施,60多个审批事项实现综合一窗受理,形成“一窗受理”“集成审批”模式,提升项目落地开工质效。

组建“项目管家团队”,实施“项目管家在身边”帮办服务活动,明确帮办代办的标准流程,组建“1+1+1”项目管家服务团队,全市6个市直部门、2个专营单位和14个县市区业务骨干提前介入审批流程,确保申请材料一次达标、审批一次受理,结果一次办结。济宁高新区光伏项目申请事项,在帮办团队全流程服务指导下,实现企业只跑一次一天内即办结消纳意见、评价上网申请、项目备案等涉及所有手续,打造了工商业光伏报装“一次跑、一次办、一站式”审批模式。实施“告知承诺制度”,针对风险可控、纠错成本低且事中事后监管强的诚信项目单位,对已取得规划许可证和已完成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的项目,不再将施工图审查合格证作为核发施工许可证的前置,审批信息通过系统实时推送至监管部门,实现“审批事项快准入、事后监管不放松”。兖州区“兖周到”项目管家团队深入企业,了解太阳纸业170万吨特种纸制造项目报建难题,采取“容缺+承诺+信用”审批模式,约定“容缺+后补”责任,项目单位当天即顺利领取施工许可证,实现与规划许可颁发零时差,保障项目顺利建设。

2024-08-04 市行政审批局推进审批制度改革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77819.html 1 打通项目落地“快速通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