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4日
第03版:

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运行稳定向好态势

本报评论员 刘太福

日前,济宁2024年经济半年报出炉,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2858.7亿元,同比增长6.2%,经济大盘保持稳定向好态势。这份成绩单,来之不易,更加坚定了全市上下加压奋进,全力攻坚三季度、冲刺下半年,奋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动力和信心。

信心,来自对经济大势的科学判断,来自对经济基本面的深刻把握。看全市经济大盘,上半年全市GDP同比增长6.2%、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全市农林牧渔业增长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2%,1至5月济宁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仔细研读这些经济数据,可以看到,全市农业生产保持平稳,工业运行质效提升,服务业发展势头向好,各行业生产稳步改善,济宁经济的大盘是稳定的、势头是向好的。这正是我们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运行稳定向好态势,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底气所在、信心所在。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关键要靠一个个具体项目支撑。上半年,全市高技术投资增长40.9%、高于全部投资36.2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超过20%,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32%、54.3%。民间投资完成投资增长10.6%、高于全部投资5.9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为72.9%、占比同比提高3.9个百分点……仔细研读这些经济数据,可以看到,全市投资结构持续优化,民间投资活力回升。投资结构呈现的积极变化,显示的是投资预期和信心的持续改善,与全市上下持续抓牢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加快落实各项要素保障措施密不可分。前段时间观摩的42 个产业项目体量大、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凸显了我市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向科技要动力、以创新激活力,重大项目建设含“新”量持续提升;凸显了我市坚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生态底色更加亮丽。

当然,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还有一些短板,需要在工作中认真研究,加以改进。做好全市下半年工作,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运行稳定向好态势,我们必须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聚焦“强党建、防风险、拼经济、优环境、惠民生、争一流”,锚定“事争一流,保持全省第一方阵”这个目标,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保持定力、敢于担当,持续推进“九大战略”,全力抓好工业经济、重点项目建设、财税收入组织、招商引资、外资外贸、消费扩容、房地产业、现代农业,集中精力抓落实抓推进,进一步塑强济宁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运行稳定向好态势,更要上下协同强担当、抓落实。全市上下一定要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坚定信心,主动担当、攻坚克难,担当作为抓落实,事争一流抓落实,健全机制抓落实,转变作风抓落实,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任务要求抓到位,打好经济运行主动仗。如今,时间已进入8月份,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不会少。只要我们有定力、有信心,咬定目标、持之以恒抓高质量发展,集中精力、心无旁骛拼经济、抓发展,就一定能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运行稳定向好态势,如期实现全年目标任务,谱写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新篇章。

2024-08-04 本报评论员 刘太福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77828.html 1 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运行稳定向好态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