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新的起点,新的部署,新的进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全会主题,牢牢抓住事业发展之核心和关键。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到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从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一系列具有鲜明指向的重大举措,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理论要点和实践要求,为我们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行动指南,必将激励我们以改革之力破解发展难题,在波澜壮阔的新征程上不断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大道如砥,大势如潮。全会公报一方面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推出一系列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改革举措,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文明提供强有力保障;另一方面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了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决定》共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都是涉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的内容,其中有的是对过去改革举措的完善和提升,有的是根据实践需要和试点探索新提出的改革举措。这些改革举措并非简单的制度加减,而是基于过往成功经验,结合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的制度性创造。我们应从整体视野出发,充分理解各项改革举措之间的内在逻辑与联系,避免机械、割裂地看待改革。必须明确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统筹全局、把握重点,聚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重大问题谋划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和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提领,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抓好各项举措的统筹协调,加强对改革的整体谋划、系统布局,确保改革更加凝神聚力、协同高效。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围绕十三个方面的改革任务,既抓重要领域、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把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要更加注重改革实效,针对不同的改革任务,结合实际,走好群众路线,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评判标准,问需、问计于民,增强改革决策科学性和改革落实执行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在“深化”,重点在“全面”,得其法则事半功倍。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们要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结合济宁发展实际,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等方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把全会部署的重大改革举措变成我们的任务清单和工作清单,转化为济宁的实际行动和发展成效,为高质量完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展现济宁之为、贡献济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