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金乡讯(通讯员 朱家宝)近年来,金乡县鱼山街道立足实际、借势而为,将辖区河湖水系丰富的生态优势,红色文化、诚信文化、民俗文化融合的人文优势,大蒜产业全链条发展的资源优势等要素串珠成链,建成“王杰故里·文明花开”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成为点亮和美乡村的“星星之火”。
联动红色资源,打造实践阵地。金乡县鱼山街道依托王杰村王杰烈士纪念馆、王杰精神大讲堂、知青住所以及王杰故居旧址等红色资源,组建党员先锋宣讲队、王杰精神宣讲队等宣讲队伍8支,推出“红色+研学”“红色+旅游”“忆苦思甜”等文明实践沉浸式体验活动,开设特色农家乐、特色采摘园,让游客在接受红色教育同时,体验本地民俗、品尝特色小吃,通过生动多样、寓教于乐、深度体验的教学模式,讲好王杰故事、传播王杰精神,推动学王杰活动常态化。截至目前,建成王杰村沉浸式体验基地、石店村智慧农业双创基地、张翟村鲁西南民俗博物馆等4个文明实践基地和金水湖湿地公园、大沙河风光带2个美德健康新生活主题公园。
做实志愿服务,凝聚奋进力量。面对生产生活、卫生健康、精神文化等不同群体不同需求,金乡县鱼山街道整合工青妇、机关单位、社会团体等多方资源,成立“文明实践合伙人”共需联盟,常态化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为老”服务方面,建立互助养老院等幸福养老场所;在“为小”服务方面,开设“鱼你童行·八点半雏鹰课堂”、农家书屋“周末课堂”,解决500余名留守学生“看护难”问题;在“为困难群体”服务方面,开展直播培训等技能提升服务;在“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服务方面,推出“‘码’上说事·说事‘壁’回”平台,解决群众的烦心事;在“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方面,探索实施农村街巷长“三亮五争”管理机制和城市社区治理“合伙人”联盟,扩大志愿服务覆盖面和参与度,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
倡树美德健康,涵养文明新风。探索实施“美德+信用+积分”志愿服务新模式,建设周路口美德健康新生活主题广场、金沙湖慢生活主题廊道以及崔口家风家训广场,以“志愿+信用”为抓手,为村民建立美德信用积分档案,链接社会爱心企业为群众提供源源不断的积分支持,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同时,举办“健康大集”“公益集市”“科普大集”等便民集市20余场次,开展“送戏下乡”170余场、“送公益电影下乡”活动110余场,打响“金声鱼振”“金‘鱼’良言”“‘鱼’你共舞”等美德健康新生活宣讲品牌,让群众在潜移默化间接受熏陶。
创新实践活动,赋能产业发展。金乡县鱼山街道打造“文明实践+产业发展”模式,将文明实践建在特色农业产业链上,联动党群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青创服务站,组织开展电子商务、大蒜加工等技能培训,招募直播爱好者、致富带头人及优秀返乡青年开展电商培训、助农直播等志愿服务活动,丰富文明实践内涵,村民在家门口即可学习各类种植和销售技术。截至目前,共开展各类技能培训80期、电商培训班19期,提供就业岗位2600余个,网销特色农副产品39万单,让文明实践带来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