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仪凯 本报通讯员 仲乾 郝中标
“真的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办完这些手续,原本以为三五天也不一定能办完。”近日,泗水中科鼎信高端数控机床整机及核心功能部件加工制造项目负责人办理完手续时表示。得益于“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他在1天内办完了涉及自然资源、公安、税务等5个部门的8项手续。
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主赛道”。济宁市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从企业、项目、产业发展角度出发,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强化市县统筹、业务协同、系统集成、数字赋能,按需分类分批打造企业、项目全生命周期和产业发展“一件事”“一类事”,实现营商环境优化、要素保障强化提质增效,搭建起了高质量发展“新赛道”,进一步激发和增强市场活力,持续助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创新推出70余个涉企“一件事”、10余个项目“一件事”、多个产业“一类事”,平均每项业务减少环节3.75个、减少时限57%、办事者到办事地点最多次数为1次,实现企业、项目、产业减负和赋能双提升、再升级,推动市场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聚焦工业企业落地“一件事”,为企业发展、项目建设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做优全科服务“流水线”,全事项全流程整合业务咨询、预核名、企业注册、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等 20 多个企业需要办理的事项,为企业项目提供集成审批、综合服务。打造流程再造“新模式”,以全新概念科学划分办理阶段,将所有 20多个办理事项科学划分为项目确认、企业开办、中介事项前期准备、联合验收等7个阶段,企业根据阶段“自主选择”推进。泗水县农副产品综合货运枢纽建设、华颂预制菜等4个项目实现审批用时从35个工作日以上压缩为15天,为服务项目建设助力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当好企业发展“助跑员”,在工业园区设立“企业服务中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培训,组建“项目管家”“济小验”团队,一对一跟踪帮办,深入企业一线解决发展难点、堵点,向企业提供政策宣传、政策受理、帮办代办等“一站式”服务。累计服务企业项目 500 余家,上门次数 2000 余次。
聚焦房地产项目“一件事”,更好满足群众住房需求。打造规划方案联合审查“一件事”,建立规划方案审查联合会商机制,将规划方案审查设计的事项明确由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教体等12个部门进行联合审查,企业只需一次提报,部门通过自动流转,实现规划方案审查事项一次办好。高效办成项目开工许可“一件事”,在前期办理质量监督、安全监督、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施工许可证等4个事项集成办理的基础上,将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垃圾处置核准、规划验线、市政设施审批纳入施工许可阶段事项集成办理。通过系统统一受理、内部分发,实现“一表申报、一口受理、协同办理、一体反馈”,一次申请即可办理完成8个审批服务事项。推动高效验收“一件事”,以“一件事”思维,对消防验收、人防验收、规划核实、档案验收等各类验收事项申报材料进行规范化、标准化、集成化改革,通过对5个主流程事项75项申报材料去重整合为一套材料。减少了申请材料20余项,精简重复审查环节15个,跑腿次数减少80%,办理用时控制在10个工作日内。
聚焦新能源产业“一类事”,为绿色发展续航增能。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充电桩建设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济宁从服务前沿入手,提升居民充电桩报装便利度。对城区范围内10余家电动汽车4S店及销售网点开展了专题上门走访,宣传电价政策,发放业务办理告知书。精简报装申请资料,将用电主体资格证明通过政务平台直接调用,充电桩报装“绿色通道”小区无需提供物业登记证明,物业登记证明可作为车位产权证明使用。从问题根源着手,加快充电桩配套工程建设。联合县住建、发改、行政审批、消防等部门对直供电小区进行全量摸底排查,对充电桩报装条件“集中认证”。
针对新建小区,在上房验收环节通过后,同步签订个人充电桩报装“绿色通道”小区办理协议。泗水县累计实施充电桩配套电网工程6个,涉及32个防火分区、2213个车位,节省居民投资293.08万元。从难点堵点下手,政企协同推进“统建统服”。设立“一件事”综合服务窗口,推行“一窗受理、联合勘验、帮办代办”,制定充电基础设施报装流程,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充电桩用户提供高效服务。金乡县研究出台管理办法,由县综合执法部门牵头,发改部门、行政审批部门、住建部门、供电部门、物业公司多方联合,组建工作推进专班,以 6.3亿元的全域充电桩项目为主导,先后引进特来电、星星快充等50余家充电桩企业,共同合作开发全域充电桩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