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魏丹慧
“愿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再接再厉,争取更加优异的成绩!”近日,嘉祥县马村镇大碾王村举行“爱心助学 圆梦金秋”助学金发放活动暨欢送大学生联谊会。村“两委”干部将一个个红包送到9名优秀学子及家长代表手中,并送上了美好的祝愿。
一份喜悦
看到儿子上台,李志淑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是村里给你的奖励,也是你努力得来的荣誉,我们替你高兴。你要好好学习,拿更好的成绩,为全村争光!”
华北电力大学大一新生王研博说:“这笔奖金是对我的栽培和鼓励,进入大学,我会怀着感恩的心,保持原来的学习状态,不断努力,不断前进,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以后为家乡做贡献。”
当天,9名优秀学子及家长代表轮番上台,分享学习方法经验,或讲述培养孩子心得体会,吸引了全村30多名学生、家长前来“取经”。
一支班子
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是大碾王村村干部集体商议出的发展策略。“最早是我们的老书记王扬云同志发起的助学金发放仪式,他用自己的个人资金一直资助着这个活动,后来村里集体经济有效益了,村‘两委’通过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大家一致同意从村集体资金中拿出一部分,对考取大学的本村大学生,给予相应的资助,不仅激励年轻一代用知识改变命运,也激励了我们整个班子努力创收的决心。”大碾王村村党支部书记王平元说道,“我们村通过支部领办合作社、土地流转服务及整合本村资源,用出租闲置的集体土地、出租鱼塘等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今年预计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30余万元。”
一条家训
“我们希望以这样的方式,激励孩子们努力读书,弘扬文明家风,推广文明家训。同时在学子们心中根植家国情怀,让学子成长成才后,不忘故土、回归乡村建设。”王平元说道。
崇文好学一直是大碾王村的优良传统,更是大碾王村每户家庭的家风家训。“嘉祥县人文历史资源丰厚,素有‘曾子故里’的美誉,我们将‘立德修身、忠孝传家、爱国爱民’等曾子祖训有机地融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楚营服务区书记冯志远说。大碾王村在马村镇党委的积极推动下,依托“五老”力量,推出了“勤为本、德为先、和为贵、学在前”等新家训新家风。以大碾王村为代表的家风家训文化也迅速在全镇蓬勃蔓延,“党员示范户”“美丽庭院”“文明家庭”等379户家庭门前都悬挂起了家风家训展示牌,全镇依托家风家训教育使村民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内动力,切实将移风易俗落到了实处。
一个品牌
今年是大碾王村第五次举办助学金发放活动。如今,一年一度的发放仪式,成为该村文明事业发展的一大品牌。目前共计表彰优秀学子65人,总计金额41100元。通过品牌带动,大碾王村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的独特作用,通过“文明+环境整治”“文明+学习强国”“文明+志愿服务”等方式,打造出干净整洁环境美、温馨和睦家风美、积极向上身心美、互帮互助人文美的良好社会环境。
喜悦虽瞬,凝结的是一户家庭的希望;家训虽短,浓缩的是一个村子的品质;品牌虽小,带动的是一个范围的文明。大碾王村齐心协力,用“满满的仪式感”让乡村沃土不仅有农家饭菜香,更引领这些大学生们承载了村民心中的“诗与远方”,大碾王村的幸福路和致富路在此铺就,映照在这一张张稚嫩的笑颜中,而这些稚嫩的笑颜日后必将托住村民稳稳的幸福,助力乡村振兴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