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5日
第04版:

梁山县拳铺镇

以工代赈 惠民生促就业

本报梁山讯(通讯员 王清涛)梁山县拳铺镇以“项目实施为民、项目建设惠民”为导向,在西张庄村、西刘村实行以工代赈,通过村中“自己人干自己活”帮助收入较低村民拓展就业门路,增加务工岗位,纾困解难、改善民生、带动发展。

紧扣“先有群众、后有项目”要求,细致摸排村民务工意愿、生产生活所需,明确西张庄、西刘庄道路建设项目为以工代赈落脚点。引导村民民主选举理事会及项目工程管理机构,参与决策工程材料采购及机械租赁询价、工种设置及报酬定价、项目建设和调度、设备和物资管理等事项,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精准明确实施内容、材料价格、人工价格、施工工人。采取召开会议、张贴公示公告、发放宣传手册和开播村级大喇叭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动员,组织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逐村逐户摸底调查,精准标注人员类别、工种意向、技术基础等。

秉持“靠前站位、服务到位”理念,制定《山东省梁山县“党建联盟·联农共富”乡村振兴项目村级自施工程管理办法》,镇级工作小组“每周一会”“每事必议”,村委会、项目理事会每日研判,汇聚各方力量助力西张庄、西刘庄以工代赈项目建设推进。统筹培训资金和资源,充分利用项目施工场地、机械设备等,采取“培训+上岗”等方式,开展安全生产、施工技能、职业技能等培训。

项目建设中,抽调精锐干部长期一线值守,督导施工机械、人员工作进度,监理员、施工员、考勤员、安全员等人员按照各自分工,负责当天公布考勤表、施工日志、监理日志等信息,确保账目公开、情况透明。组织人员对项目的建设质量、务工组织、劳务报酬发放进行全面评估和验收,对报账审批单、收据、发票等材料一一过审,确保项目及资金使用阳光操作、程序规范。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将新建道路及配套设施纳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管理,建立资产管理台账。落实西张庄、西刘庄村集体项目管护主体责任,明确管护资金、管护人员、管护方式,落实资产管护经费,持续发挥项目使用效益。

2024-08-15 梁山县拳铺镇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78682.html 1 以工代赈 惠民生促就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