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梅娜)为保障汛期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济宁济中公用水务结合汛期实际情况,多措并举,多向发力,有力有效开展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确保农村供水始终保持安全稳定。
未雨绸缪,提前安排部署。汛期前,济宁济中公用水务组织召开汛期供水安全保障专题会议,结合往年汛期安全生产经验,紧盯“七下八上”关键期,制定应急预案,构建“8+1”安全生产工作小组,明确任务分工,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确保汛期供水安全工作有效实施;备足防汛物资,积极组织开展防汛保供水应急演练,熟悉汛期巡视巡察、分析研判、汛情上报、应急处理等流程,提高员工应急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确保应急环节高效有序执行;成立党员防汛突击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确保在第一时间集中力量投入防汛救灾抢险战斗。
全面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对单井、外输泵房、加药间等重点生产设施区域防汛安全检查和风险隐患排查,确保不留死角、不漏一处、不走过场。针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建立详细的隐患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和整改措施;严格执行闭环管理,加强整改过程中的监督检查,确保整改到位;对于重大隐患,及时上报公司,确保重大隐患整改工作得到有效推进;加强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确保电气设备、供水设施、管道阀门等设备设施均处于良好状态。
加强检测,确保水质安全。结合汛期雨水变化,密切关注水质变化情况,加大水质检测频次,实时掌握水质动态,认真分析检测数据变化规律,科学调配加氯量,确保出厂水水质稳定达标;加强对水源的保护和管理力度,防止污染物进入水体,保障水源的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