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元文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路径,是响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本质需求,同时也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要深化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以县域为切入点的城乡融合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充分表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科学把握不同时期城市与乡村关系的演变规律,通过系统性、前瞻性的政策解决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仍是城乡之间的主要矛盾,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全面打破城乡分割边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要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县域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实现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联动发展的关键枢纽,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空间载体,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城乡融合发展不是简单的城乡均质发展,而是城乡功能优化的同时尽可能缩小城乡发展之间的差距,从而实现城乡等值化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不仅解决了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短板问题,同时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开拓了新空间、增加了新动能。我们要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实现更高水平的城乡融合发展。
以新质生产力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有效增强城乡经济联系,畅通城乡之间的经济循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农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建立健全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首先要建立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促进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双向流动与融合,加强城乡多主体平等参与、多层次有机联系,让进城的进得放心,留在农村的留得安心;其次要建立促进县域城乡经济交流互动机制。构建县域城乡一体化金融平台,发挥县域农村金融的天赋优势,优化县域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实现城乡共融共赢,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再次,要建立健全县域城乡文化交流互动体制机制。改变城市向农村单向文化输出的局面,积极推进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双向互动,形成共融、共鸣、共情的城乡文化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作者单位:中共兰山区委党校)